太空人(2019)

剧情片加拿大2019

主演:理查德·德莱福斯,雷瑞克·本特,科鲁姆·费奥瑞,克里斯塔·布里吉斯,阿特·欣德尔,Richie Lawrence,格雷厄姆·格林,Jennifer Phipps,Joan Gregson

导演:谢拉·麦克劳德

播放地址

 剧照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太空人(2019) 剧照 NO.2太空人(2019) 剧照 NO.3太空人(2019) 剧照 NO.4太空人(2019) 剧照 NO.5太空人(2019) 剧照 NO.6太空人(2019) 剧照 NO.13太空人(2019) 剧照 NO.14太空人(2019) 剧照 NO.15太空人(2019) 剧照 NO.16太空人(2019) 剧照 NO.17太空人(2019) 剧照 NO.18太空人(2019) 剧照 NO.19太空人(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2:44

详细剧情

  A lonely widower battles his family, ill health and time to win a competition for a golden ticket to space.

 长篇影评

 1 ) 从gay的角度看火箭人

作为Richard的粉丝,我冲着他的颜看的这部电影。但是Richard的戏份略少。当我看到蛋蛋的造型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于是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某个明星的传记电影。看过上个类似的电影是《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个电影我只能给8分,剧情和蛋蛋的演绎都很好,剩下的分数要从Richard身上扣掉...太不给力了……

作为一个gay,我很想指出一点就是,并不是每个gay都喜欢奇装异服。我个人认为,那些喜欢华丽着装的gay(本评论只讨论male gay)其实是希望被看见。这个社会淹没了我们这个群体,他们希望被看见。但我是一个例外,我喜欢朴实无华的衣服,健硕完美的肌肉,三天一打理的体毛,和难以遮掩的雄性荷尔蒙。

回到电影,蛋蛋遇到Richard的那一刹那,我觉得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发生了——两个人相爱了,但导演打了我的脸。就像丑男不配得到爱情一样,蛋蛋(这里是指剧情里)被欺骗,被榨干。仔细想一想,现实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在天朝,本就是见不得光的群体,没有光明正大的恋爱方式,觅得一段恋情哪位会不去珍惜。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了gay群体容易相信别人,容易陷入爱情的缺点(暂时这么叫吧),剥夺甚至榨干他们对爱情的最后一点信仰。难道gay真的不配拥有爱情吗?难道他们生来就应该奔向自杀吗?更不要说一个颜值上没有优势的gay了。亲爱的天朝啊,请你醒醒吧!请你学一学日本和泰国,让gay marriage成为可能。

来自一名丑gay

 2 ) 如果能被关爱,他的音乐也许是另一种极致

音乐传记总能让人在开心和难过之间交替共情,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被人关爱和爱人是多么的重要。家庭是一个人能量的源泉,当家里没有爱的时候注定个体是脆弱和无助的,很难想象一个在职业生涯上如此具有成就的人内心可以空洞和迷失至此。

Elton的童年里唯一的一点点关爱只来源于外婆,父亲、母亲、外婆、Elton一家四口都希望自己能够“爱人”,但现实是没有人在为这个家付出“爱”,作为家长并没有承担作为父母的职责而让家庭最终走向冰冷麻木而破碎的局面。还好有外婆看到了他的音乐天赋并建议开导并唯一提出送他并鼓励他去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但这点关爱对于一个家庭美满的观众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因为爱和鼓励是作为家人最应该并最轻易做到的,不是吗?

最难过的片段是,当Elton的唱片全国卖了2500万英镑成为家喻户晓的音乐巨星后希望向父母坦白自己的生活(同性恋的身份,虽然被伴侣PUA洗脑),首先到了再婚的父亲家里,看到2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随意地踩在沙发上围绕在父亲身边,要知道Elton从小连父亲的唱片都不能随便碰,Elton的眼里就有一丝闪烁。没有几句像样的父子重逢的对话,父亲想要儿子的签名,Elton的喜悦也只持续了写下“To dad”这几个字母而已,原来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名誉只是被父亲利用来去讨好公司同事而已,更伤人的是Elton主动邀请父亲和弟弟们去自己一票难求的个人演唱会时,却换来冷漠的亲生父亲的一句轻蔑的“I don’t care.”离开父亲家后看到父亲随手抱起弟弟走进家门,自己的亲生父亲,确实别人家的爸爸,对儿子关爱有加的爸爸。

在被父亲重伤后希望从母亲身上求得一丝安慰,鼓足勇气跟母亲坦白自己是同性恋的身份后,得到的却是亲生母亲的 “I don’t care. You chose the way to be alone and you will be lonely always.” 语言从来都最伤人,至亲父亲的言语必然是摧毁性地伤人。

伴侣的利用和背叛,母亲和新欢无底洞似的索取,父亲一如既往的冷漠,朋友的淡去…幸好还有音乐舞台和观众的喜爱,能让Elton在没有爱的现实中逃离片刻,通过自己的天赋宣泄情绪。

听Elton的音乐,无论是重磅的摇滚还是低声浅唱,都让人愤怒而心疼,1979年代的他如果能被人多关爱一点点,也许他的音乐会变成让人愉快摇摆的funk,或者是爵士灵魂的另一种极致的带有Elton色彩的音乐。

 3 ) “传剧片”

从这部《火箭人》里看到了一些音乐剧(音乐剧题材电影),比如La La Land、德语莫扎特,汉密尔顿等,但是《火箭人》跟它们又都不同。

有的音乐剧剧本几乎现成,用唱词、旋律和乐器作为推进剧情发展的燃料,比如《悲惨世界》。

有的剧本几乎现成,但是唱词偏向“咏叹调”,比如法语《罗密欧与朱丽叶》。

有的剧本有基础框架,唱词也比较“咏叹调”,比起叙事更偏抒情式地推进,比如法语《摇滚莫扎特》。

这些音乐剧具有强烈的舞台特点。而音乐剧电影比如La La Land,偏向于凸显镜头语言的优势(运镜的动态感、主次构图等)。

结尾会让我想起德语莫扎特和汉密尔顿的场景

《火箭人》是一部音乐剧色彩相当浓厚的电影,然而不同之处在于音乐现成,编剧在基础传记剧情的骨架上大片地贴上“血肉”(根据歌曲本身的情感和词意去构筑场景),黄砖路和Tiny Dancer两段个人很喜欢。

电影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摄影(还有一点,同样是音乐人为主角的电影,对音乐本身的阐释)比不了La La Land、人物塑造的深度不及一般传记片,努力表现出童年和家庭issues很别扭,但是这种表达根基不深,很难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说一点很个人的原因吧,本人“好冰迷”。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陈巍和加拿大冰舞GP。其实对陈巍和GP在北京周期的表现,总体都很欣赏,但他们基于Elton John这两套节目个人感觉都一般,陈巍竞技优势不说了,哪怕我再喜欢Piper Gillies,冰舞的编排也是蒙特利尔更胜他们一筹。

不过再回想一下,他们要达到的氛围其实都达到了,现场观众的气氛都是非常好的。

摇滚、嘻哈都是一种单方面宣告而已——就像是艾顿的上千副眼镜。对这部《火箭人》“传剧片”也一样,所以我选择放弃评分,更不会拿来和某部获奖作作对比。

 4 ) 电影笔记:All This Science I Don’t Understand

《火箭人》作为一部“基于真实的幻想”的音乐传记片,并不像一般传记片追求时间地点事件的准确无误,而是运用海量素材对Elton John进行大胆的重新演绎,有许多新颖且耐人寻味的表现。在此尝试注解一些个人喜欢的细节,不论你是否喜欢《火箭人》,希望都能让你对这位传奇人物有更深的认识。

I Want Love:“像他这样的人”

I Want Love是出现在电影中的第二首歌,少年Reginald Dwight(Elton John原名)在餐桌上被父亲训斥、经历父母间争吵后,一家人各自黯然神伤,每个人都在I Want Love的歌行中传达了或是埋怨、麻木、疲倦,但终究渴求爱的心情。而原曲收录于2001年的专辑《Songs from the West Coast》,54岁的Elton John以第一人称审视自身的弱点,回顾人生经历的辛酸,并仍视爱为自己所求。尤其有趣的一点是,少年Reggie满怀对父亲的怨懑唱出的a man like him so irresponsible(像他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原曲中歌词并非“him”而是”me”,实际指向的正是Elton John自己。这首名曲的MV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Elton John,暗示了Elton John成瘾戒瘾的经历,与电影也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唱片公司面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

电影中Elton John在唱片公司接受Ray Williams和Dick James的面试时,前后演奏/演唱了四首名曲的片段。与Ray会面时在钢琴上的即兴作曲,正是史上第一畅销单曲、纪念梦露/黛安娜王妃的Candle in the Wind。与Dick会面时演唱的三首歌,分别是73年收录于专辑《Don’t Shoot Me I’m Only the Piano Player》的Daniel,83年《Too Low For Zero》里的I Guess Why They Call It The Blues,84年《Breaking Hearts》里的Sad Songs,每一首都是位居英美榜单前五的热门单曲。这些名曲与Dick James口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的评价形成了很讽刺的对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电影中这四首歌曲出现的时间远早于实际发行的时间,但这也未必纯属虚构。有一说法是Elton/Bernie组合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黄金创作期作曲量惊人(电影里Bernie说有几百首并不是信口开河),积存未发行的歌曲储备足够出版一辈子,这样看来,如果当时已有了后来名曲的一些片段也并不稀奇。

Your Song:屋顶

《火箭人》中的Your Song

电影中,Your Song的片段忠实还原了这首名曲创作过程。成名前,Bernie的确长时间借住在Elton母亲的家里共同创作,Your Song也的确诞生于一个平淡无奇的早晨,并从此让两人声名鹊起。电影中保留了Your Song三小节中的两节,省去的一节歌词摘录如下:

I sat on the roof and kicked off the moss

我坐在屋顶上,脚踢着青苔

Well a few of the verses

琢磨着这几个韵脚

Well they've got me quite cross

它们让我心烦气躁

But the sun's been quite kind while I wrote this song

但在我写这首歌时,阳光如此温柔

It's for people like you that keep it turned on

正是为了你,这才成为可能

省去的这节歌词正与Your Song前出现的屋顶场景相对应,有种不言自明、心照不宣的意味,无疑是剧作的巧思。

Amoreena:初访美国与淘儿唱片

影片中Elton第一次前往美国演出,驾驶在洛杉矶街头时,背景音乐是由Taron Egerton演唱的Amoreena,是全片唯一一首来自1970年的专辑《Tumbleweed Connection》的歌曲。这是Elton John除《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之外最受推崇的概念专辑,是向美国致敬的的纯正乡村摇滚,可谓Elton/Bernie对美国(尤其是美国西部)文化热衷的最充分的表达。电影里一晃而过的淘儿唱片(Tower Records)让Elton和Bernie十分兴奋,现实中,Elton的购物癖也的确体现在对买唱片、尤其是去淘儿唱片爆买的痴狂里。在唱片业仍繁荣的时代,洛杉矶的淘儿唱片会在开门前一小时专程接待Elton,方便他大批扫货,可以买到所有想要的唱片;同一张专辑他会购买两三份,以确保各地的住所都至少有一张可听,甚至扬言“我是这个星球上在淘儿唱片花钱最多的人类”。这些也都反映在纪录片《一切都会过去:淘儿唱片的浮与沉》里。

Honky Cat:背景里的Bernie,瓦特福德

电影中俏皮的Honky Cat片段,主角无疑是热恋中极尽奢华的Elton John与John Reid,但你是否注意到了Bernie也露了脸?在Elton/Reed坐在桌前喝酒的一段(drinking whisky out of a bottle of wine),背景中盛装的Bernie和Heather也坐在另一张餐桌对面,随即Heather把餐巾摔向Bernie愤然离席,留Bernie一个人悻悻然喝闷酒。这刚好在Tiny Dancer场景里Bernie与Heather的相恋之后、Rocket Man场景Bernie以花花公子形象示人之前作了过渡,也简练地点明了财富名利同样对Bernie带来的影响。现实中,Bernie有过四次婚史,历任妻子的形象也与他在电影里带在身边的两位女郎颇有相似之处,而现任妻子的名字就是Heather。

70年代作为俱乐部主席的Elton John

Honky Cat的片段中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足球,Elton在许多球员的簇拥下用头顶了一记足球,并下笔刷刷签了一张合同。这里所指的是Elton在1976年收购足球俱乐部瓦特福德(Watford FC),他自幼便支持的球队,并以俱乐部主席身份投入重金,带领球队由丁组一路升级至当时的顶级甲组联赛。虽然现在球队易主已久,但Elton仍是球队的永久名誉会长。今年四月《火箭人》在英国上映前夕,瓦特福德队曾带领球迷在比赛中场大合唱Rocket Man,为名誉会长的传记电影助威。

Pinball Wizard:弹珠魔术师

《冲破黑暗谷》中的Pinball Wizard

电影里John Reid与Dick James摊牌、成为Elton的专属经理人的场景里,Elton John正背过身玩着一座有Magic City字样的弹珠台,这正呼应着电影中下一首歌Pinball Wizard(弹珠魔术师)。电影里,Elton戴着“世界上最大的头饰”伴随旋转镜头演唱的Pinball Wizard,最初其实是The Who乐队1969年的专辑《Tommy》里的歌曲。《Tommy》在1975年被拍成了同名音乐电影《冲破黑暗谷》,《火箭人》在音乐剧的编排方面,很明显受到了这部超现实主义音乐电影的影响。《冲破黑暗谷》中演唱Pinball Wizard并踩着高跷、用钢琴键盘打弹珠的“魔术师”,正是Elton John,同年Elton的翻唱版本也作为热门单曲发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inball Wizard是《火箭人》电影原声带中唯一一首并非由Elton/Bernie创作的主要歌曲。虽然Pete Townshend的歌词也十分完美地匹配了Elton在《火箭人》中陷入的情境,此片在非英语国家上映时,Pinball Wizard的场景并没有像其它歌曲一样配上歌词翻译的字幕,这也可能是部分原因。

Rocket Man:现实与幻想同样荒诞

Rocket Man的场景是电影中最标志性的一幕。Elton从泳池底被捞起、送上救护车、乔装打扮后直接送往道奇体育场的舞台、在舞台上发射升空,这一系列看似荒诞的奇幻场景,实际上反映的与现实基本一致。1975年Elton John在道奇体育场的两场超过十万观众的演出,无疑是他音乐生涯最辉煌的一页,贴满亮片的棒球服装扮也成为经典。而就在两天前,他不堪长期高负荷工作的压力,服下了85片安定,当着家人朋友的面堕入泳池企图自杀,随即被送入医院强制洗胃抢救。尽管如此,他仍然以极佳的状态完成了这两场高强度的演出,每场都分三节共31首歌,时长超过三个小时。事实上,直至今天的巡演,年逾七十的Elton John基本都维持着相似的演出长度。

Elton John在道奇体育场

Rocket Man歌曲本身的创作灵感来自科幻小说,它的太空人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卫·鲍伊1969年的名曲Space Oddity,而事实上这两首歌的确由同一位制作人Gus Dudgeon担当音乐制作。Rocket Man本身也是Elton John最标志性的曲目之一,他的音乐公司和电影公司都以Rocket命名。

Victim of Love:音乐生涯最低谷

进入八十年代前后,流行音乐风潮大转向,许多在六七十年代扬名天下的音乐人纷纷陷入创作低潮(显著的例子有鲍勃·迪伦和大卫·鲍伊),Elton John也不例外。电影中Elton和Reid就唱片销量低迷争吵过后,出现了Elton和后来有短暂婚姻的音乐制作人Renate Blauel共同制作迪斯科舞曲Victim of Love的场景。发行于1979年的迪斯科专辑《Victim of Love》在销量上并非Elton生涯最差,但是唯一一张全面放弃原本音乐团队、放弃词曲创作,仅仅追赶时髦的草率产物,Elton只提供了演唱,专辑长度也仅有36分钟。其本身可谓是对迷失自我最直接的呈现。Elton John从未现场演出过这张专辑中的任何一首歌曲,也可见他本人的态度。电影中会采用这首歌,虽只有短短几秒,也多少可看出无惧表现Elton不甚光鲜的一面、追求“真实”的姿态。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绿野仙踪

《火箭人》中的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再见黄砖路(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的场景是电影关键的转折点,电影里这首名曲的歌词被巧妙地拆解为Bernie/Elton分别追求返璞归真的心路历程。这首发行于1973年的单曲是Elton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它的歌词来自美国童话《绿野仙踪》,故事主角桃乐丝带着三个伙伴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前去一个未知国度寻找巫师奥兹求助,所走过的正是一条铺着黄砖的大路。电影中这个场景里Elton身穿的服装即是基于这个童话而设计:草帽代表稻草人,银灰色衬衫代表铁皮人,皮草代表狮子,蓝色外套和红宝石鞋子来自《绿野仙踪》电影版桃乐丝的服装。同时也可以对照1973年同名专辑图画书风格的封面,Elton穿着一双同样的红宝石鞋子踩在一条黄砖路上。

在此场景之外,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的旋律和变奏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更与回家这个概念紧密相连。电影的时间线停止在Elton首次告别黄砖路、戒瘾成功重振旗鼓的时刻,而现实中的故事要悠长得多,尤其考虑到Elton在九十年代再度达到的销量奇迹,千禧年后的同志婚姻和孩子的诞生,再有几部电影作传也不为过。如今现实中的Elton John同样要再别黄砖路,告别巡演生涯,回归家庭,弥补一个年少时期残缺不全的梦。新的人生阶段即将展开,在《火箭人》的设定集中Elton写道:It’s been a wild ride for sure. I wonder what’s next?

 5 ) Farewell Yellow Brick Road

关于《火箭人》,有两点背景知识个人认为十分重要。第一,此片制片人是Elton John的丈夫、从事导演工作的David Furnish,制作公司之一是Elton John与丈夫共同设立的Rocket Pictures。Elton John本人虽然也挂名监制,但从后续访谈来看,因为尊重影片创作过程和本身演出工作繁忙,他并没有过分介入影片的具体制作,甚至今年的戛纳首映也是他本人第一次看到成片。第二,如果细心看影片结尾字幕,会看到Elton John正预备从巡演生涯退休,回归家庭生活。事实上,从2018年底开始,年逾七十的Elton John已经开始了一场名为Farewell Yellow Brick Road的长达三年的世界巡演,作为他给全世界乐迷的一场盛大的告别秀。而《火箭人》在今年的问世,无疑正是这场谢幕大戏的其中一环。

(关于本片的一些细节注解,请移步电影笔记:All This Science I Don’t Understand

如果了解这两点,这部电影的意义不言自明。《火箭人》是对Elton John辉煌创作生涯的回顾,是他的人生伴侣David交给他的一份充满爱的礼物,同时也是Elton John在退休之际渴望向全世界传达的人生感想。

当今时代提到Elton John,也许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会是gay icon、抒情歌手、乐坛巨富,关心八卦的话或许还会知道他是喜欢发脾气上头条的乐坛大姑妈。尤其是对华语世界的年轻一代,或许熟悉他部分名曲的旋律,但往往对他的人生经历十分陌生,对名曲背后的含义一知半解也并不罕见。很惭愧地说,在看《火箭人》之前,我个人对于Elton John的了解也仅限于他在七十年代创作巅峰期的几张专辑,97版Candle in the Wind,再加上《狮子王》的名曲。Elton John所代表的Piano Rock在当今的时代也许的确显得不够“酷”(甚至有人戏称为mom rock),Elton John本身也并非David Bowie或Mick Jagger这样的sex symbol,年轻一代和他之间的距离感并不难理解。以亲身经历为例,我有幸看过2015年Elton John的香港演出,并多次在香港院线看《火箭人》(港译《摇滚太空人》),总体观察是,观众群体里年轻人的确不算多数,来自欧美的外国观众更是占据压倒性的比例,在现场常常有种置身他乡的错觉。

而对于这样一部半传记幻想题材的电影,这正提供了其它音乐巨星所难以拥有的巨大施展空间;不拘泥于符号和具体事件,跳脱时空限制,真正呈现巨星作为人的血肉与情感。电影里,我们能看到Crocodile Rock梦幻般地出现在1970年的Troubadour俱乐部(实际创作时间在两年后),Elton John的艺名John玩笑似地指向一张披头士照片里高光的John Lennon(实际来自Long John Baldry,Bluesology的核心成员,Someone Saved My Life Tonight里的主角人物),I’m Still Standing天衣无缝地嵌入Elton John九十年代离开戒瘾所时的创作(实际创作时间在八十年代初,进戒瘾所前十年)。这些都服从于电影的叙事语言而非史实,毕竟,严谨遵从史实甚至不是摇滚纪录片的惯例(最近就有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作为例子)。更何况影片主体的叙述角度是来自进入戒瘾所、回顾过去疯狂人生经历的“火箭人”,我们进入他的视野,由纯净的青少年时代推进至声色犬马的顶峰,正如跟随火箭升空,陷入癫狂和昏眩。这些改动对于了解Sir Elton的乐迷而言也并无伤大雅,细节的改动并没有牺牲人物的完整性,反而更让作为绝对主角的音乐无比突出。

《火箭人》作为音乐剧电影有非常神奇的魔力。虽然个人并非音乐剧的忠实拥趸,对近几年好莱坞大银幕的音乐剧风潮也持保留态度,而本片是绝对的例外。且不论Elton John本身对音乐剧的偏爱(他曾参与多部音乐剧的创作,包括《跳出我天地》音乐剧版),音乐剧本身有色彩缤纷与坎普的特性,正与Elton John本人的同志身份与华丽大胆的演出风格不谋而合。而音乐剧本身朗朗上口的旋律与叙事性强烈的歌词,更与Elton John/Bernie Taupin创作组合成为绝配。电影中曾借两位旁人之口描述Elton John的音乐,都十分精到。其一是音乐经理Dick James所说的“tunes that grey haired old tramps’ll whistle in the street”(“白头发流浪汉都会在街上吹口哨的旋律”),其二是与Elton John有短暂婚史的音乐制作人Renate Blauel所说的“your music is always so personal and honest”(“你的音乐总是如此私人,如此坦诚”)。这是Elton John的音乐扎根在几代人的生命体验里、并传唱至今的原因,也使它成为《火箭人》里无坚不摧的利器。Your Song和Tiny Dancer的场景都是对Elton/Bernie创作过程的忠实还原,如果你爱这两首歌,相信一定会是重磅催泪弹;Honky Cat是电影里最花哨最甜蜜的一组场景,也最接近音乐剧舞台效果,同时也巧妙地融合进了Elton John本人的嗜好(收集美术品,收购足球俱乐部);Bennie and the Jets本身是我最爱的歌曲,电影里将它演绎出了难以想象的糜烂与黑暗(a song for the sober people!),但也让我进一步领会到Bernie的歌词是多么深不可测;I Want Love是最令我惊艳的改编之一,它本身是Elton John在五十岁的创作,却完美地融入了忧伤的童年家庭群像,不但扎实地呈现出Elton John的音乐是如何成为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更看到个人的生活如何沉淀在歌曲当中并进行自我疗愈(据说戛纳首映上Elton John本人看到这一段也痛哭失声);最标志性的仍属Rocket Man,它是电影坚实的核心,从童年幻想里的管弦乐团(仔细看会发现墙上还有一个小火箭),到泳池底的幻像、救护车、洗胃、从病房直接运往道奇体育馆的奇观(可怕的是这与事实几乎一致),这是Elton John人生最戏剧性的缩影,精妙无比,Taron Egerton这里的表演无论看多少次都让我感到震撼,衷心希望能得到应有的赞誉。

在音乐剧的华丽外衣之下,《火箭人》尤其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舍弃了好莱坞一朝功名成就的英雄叙事,不但呈现出巨星的脆弱和不完美,且始终聚焦Elton John个人的自我认同与和解,直到核心都十分酷儿。它不止一次让我联想起LGBT题材的经典之作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摇滚芭比》),如何逃离困住童年的邪恶小镇,创造出梦想中的令人自豪的自己,如何面对往昔。戒瘾所里Elton John的橘色恶魔装扮渐渐瓦解,回归一个朴素的中年人。他向来自父母的敌意说不,舍弃无可寄望的感情依赖,并终于认同了Elton John这个创造多年的身份。影片初期曾借黑人乐手之口说出“you gonna kill the person you were born to be in order to becom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你要杀死原本的自己,才能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而让人欣慰的是,这并非Elton John的最终选择。戒瘾所里Elton John给了童年的Reggie Dwight一个等候已久的拥抱,作为个人危机的正式结束,这是Sir Elton借此片传达的最有力的信息,这也真正让我明白了他曾说过的“人生最大的成就并非音乐,而是戒瘾重生”。另一点让我注意的是,虽然Elton与David的婚姻举世闻名,影片仅在末尾字幕很简单地写了一句25年前他们相识,终于得到了应有的爱,David本人并未出场。这种谦逊的呈现方式对于缺爱了一辈子的Elton John来说尤其意味深长。或许这才是应有的爱,人正是要在自尊自爱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得到他所应得。这也使《火箭人》明显有别于此前出现过的许多名人自我沉溺得到拯救的故事,是Elton John站在过来人位置上的循循善诱,真正的酷儿之光。

《火箭人》有它不够完美的地方。以选曲为例,曾看到外国歌迷的一个意见,虽然电影覆盖了多数名曲,但是疏漏了75年的《Captain Fantastic and the Brown Dirt Cowboy》,一整张探索Elton John的创作经历、性取向、以及与Bernie Taupin的关系的重要专辑。影片中段看到了Bernie明显的缺位,也许加入一首We All Fall in Love Sometimes能够更好地巩固Elton/Bernie的创作关系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另外,对于不够熟悉Elton John的观众来说,《火箭人》并不是一部非常容易进入的电影,尤其在《波西米亚狂想曲》去年横扫全球的前提下,大众显然给它设置了一个并不十分友善的预期和门槛。以个人经历为例,第一次院线看《火箭人》,除了五光十色的画面和熟悉的音乐,我并未感受到太多,只觉得信息量大,需要慢慢消化。而当我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并有缘看了第二遍院线(以及更多遍),才开始认识到种种片段的巧妙,被电影背后的真挚所打动,享受它充满魅力的每分每秒。

《火箭人》中除Rocket Man外,最重要的歌曲当属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在影片最开头尚未进入正片的时间就是它的旋律变调,影片进行当中多次在Elton沉浸回忆或独自一人时出现,后面独具匠心地拆解为Elton和Bernie的争执,最后更伴随着Elton John离开麦迪逊花园广场前往戒瘾所的一路。就出现的频率而言,几乎超过Rocket Man而成为电影真正的主旋律。这是Elton John最成功、最受推崇的歌曲,而仿佛注定一般,它正是关于回家、返璞归真,关于告别。我非常喜欢这部作为告别的《火箭人》,也期待着能在这三年的告别巡演里再见一次仍然活力四射的大姑妈,好好说句感谢,以及再见。

 6 ) 结尾

影片结尾的字幕告诉我们,埃尔顿最终还是找到了真正爱他的人,并且领养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且说说他的父母,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父母至多也就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但内心是火热的,虽然产生了很多矛盾,但不得不说,为人父母之心无比珍贵。这样比起来,埃尔顿的父亲,自私的要命,如果全世界都反对埃尔顿的存在,那么他的父亲反对的呼声一定大过全世界,他的母亲虽然尽了抚养的义务,但全程没有一丝爱怜,这一点真的替埃尔顿感到痛心。而且在这件事上,他是完全被动的,是无力回天的。

 短评

仅从传记片角度,成熟过《波西米亚》。配合艾尔顿·约翰华丽的舞台风格,影片也呈现华丽的视觉风格、歌舞片的和多处想象片段。去关注他的才华、欲望、童年的不满足以及痛苦,而这些爱与痛,也成为创作的源泉。当然,最棒的还是音乐,当那些熟悉的音乐从他手中流淌出来,这就是天才,只有崇拜和感动。

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2.5 I’m still standing!!! ♥ ♥ ♥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难看至极

13分钟前
  • Mathilda
  • 还行

变得非凡还是平凡只是天才的烦恼,坐上火箭还是舞台都是普通的工作。父亲只是受同事委托请他签名,母亲并不想与他分担性向的痛苦,恋人在泳池边胡搞,朋友打算回家犁地。把自己装扮得花枝招展,喝得酩酊,似乎就能忘记自己的寂寞。像独自飞向太空的火箭人,选择注定孤独的人生,想念地球上弹琴的男孩。

1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剧本写得不算出彩,搞成了个没头没尾的故事似的,感觉主角换成任何人都行。歌很好听,但感觉在电影里用得有些泛滥。感觉更像是一部适合做成百老汇音乐剧的作品

17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影片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实在是太浅了。整体就像流水账一样,观众情绪全仰仗歌舞,人物塑造也只是流于表面。

19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内心没啥波动,好多剧情元素和波西米亚太像了,又缺少像波那样的情感煽动,而且一些东西讲得太快。最终还是因为对于这种一朝成为巨星然后搞砸身边一切最后再重拾自我与所有人和解的这个过程无感了,再拍得没那么特别,就直接是看得没得感情。但是!麦登登在这里实在是HOT AS HELL!真的太帅了,很久没在电影院里感觉一个男人这么帅,和蛋蛋谈恋爱的那几场戏man爆……要命。宝藏男人。

22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还行

整部影片的处理方式无疑比「波西米亚」高出不少段位,以音乐剧的形式+R级场面串联起Elton John的名曲以及他的经历,这才该是一个乐坛巨星所应得的。但作为一部传记片来说,人物形象依然没有立起来,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也较为仓促

24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四星半。这是好莱坞主流商业片LGBTQ元素最大尺度的一次汇聚,但这并非影片成功的关键。超现实与音乐剧模式的结合,令埃尔顿·约翰绚烂却糜烂的生活,真实还原。而影片最大的成功则是选择了塔伦·埃格顿出演埃尔顿·约翰,埃格顿超越几乎全部同时代演员的表现,让一切变得无比可信。

26分钟前
  • HarperDie
  • 推荐

【B+】好像大部分的音乐传记电影都逃不开“缺爱童年”“名满天下”“自我迷失”“回头是岸”等标准模板,好像这就是人物传记类电影的全部了。相比《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工整制作与完美还原,这部《火箭人》更加着重于视觉的华丽感和歌舞艺术的结合,几场歌舞戏真的看得我相当享受,那种梦幻与现实所不断摩擦碰撞融合的感觉真的不能再更棒了....

31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太太太太太好看了!!the rocket man fucked the bohemian out of shit! And Taron don’t need to fuck Rami cause not even a fictional superstar would like to fuck a bloody pathetic impersonator.

33分钟前
  • 舒农
  • 力荐

相比皇后那部而言,故事是完整的,但表现手法匠气多过灵气,不痛不痒。

34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还行

3.5 跟“波西米亚”相比,这个片子讲的才是一个人的故事,你看到他把挣扎、痛苦和纠结都转化为音乐,仿佛又扮成一部音乐剧的样子,疑幻似真,蛋蛋演完飞鹰艾迪又能演大姑妈,相似和可爱各占一半。

38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按理说,故事的完全度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更好,但各有所长。如果说皇后乐队那部传记片是一出流水账,那这部【火箭人】就是舞台剧电影版。前者情感更爆满,后者基本上就像男主角的服装一样,情感像浮夸的塑料花。把埃尔顿·约翰的一生浓缩到一段AA互助小组的分享会,从原生家庭的成长开始,把一切归于缺爱,因为有原型人物的参与和掌控,片子保留了同性恋和毒品的部分,但还是被美化的像成人传记片的模板,把他的一生用几首歌浓缩成了几首MV,每个阶段都有大量MV式幻想场景,很难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情感,更像是看埃尔顿阿姨打开家里的衣柜,把衣服借给蛋蛋,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模仿秀,既没有拉米·马雷克演牙叔的神似,也没有最后Live Aid演唱会时的情感冲击力,不得不让人把这片子归为【波】之后的跟风之作。

4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完胜《波西米亚狂想曲》,因为电影把Elton的创作真正还原到了故事和生活中,这让每首歌曲都有了深刻的意义。形式上的坎普和浮夸,恰好贴和Elton的舞台形象,并不突兀和违和,反而令角色更加生动。塔伦的演技和歌喉搭配绝对可以帮他冲击来年各大奖项,我的心头好Jamie Bell也超棒。另外,《Your Song》的段落真的哭了出来,超级有杀伤力,猝不及防的温柔一击。

45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真的从头哭到尾your song my song 摇滚明星本来就是R级人生 one persona all the way down worlds conquered! 工整是唯一缺点。

50分钟前
  • 咯咯精
  • 力荐

华丽,好听!皇后乐队值得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更好的自传,但大姑妈完完全全当得起这部“火箭人”!世人会传唱他的金曲,会八卦他的性向,会嘲笑他的奇装异服,只有他知道:自己永远是那个不合群、缺少爱的小男孩。除了音乐和性向,也是纪念一对五十年的直弯好基友。蛋蛋从头唱到尾,真的是太太太能carry了!(说跟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知道这俩片就是一个导演吗?)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三星半。比《波米》好的点太明显了:起码尊重史实,直面主角嗑药和同性的经历,光这点就要大大大大大大大赞赏!歌也好听极了一直跟着唱!但歌舞和传记杂糅导致情绪断层,剧本也有问题,三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偶见突兀,如果专注传记拍法口碑会更好。但很钦佩电影只展现了Elton的戒瘾之前的故事而不是大俗讲他如何是gay icon以身作则影响了一代人的众所周知的历史,这样才让最后的gay也能找到真爱格外催泪。记于台湾树立亚洲榜样的第一天。

5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5/10 真是没想到会难看 蛋蛋很努力但剧本真是太无聊 五分钟就相识到结婚又离婚 无论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相当单薄 除了最后一首歌以外该燃的也没有燃起来 结尾也是够突然的

60分钟前
  • Alan
  • 还行

与《波西米亚狂想曲》水平差不多,个人总体观感略好,视觉表现更华丽,配角形象更丰满。缺点也相似,容易沦为流水账似的片段堆积,试图表现主角内心挣扎但浮于表面,缺乏深度。Taron Egerton表演很加分。

1小时前
  • Grey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