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战争片美国2016

主演:乔·阿尔文,加内特·赫德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李淳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8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19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声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6:02

详细剧情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l 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长篇影评

 1 ) 李安如何缔造视觉革命




一 “李安是一位绝不会重复自己的导演,本片将极富原创性”

李安众所瞩目的新片《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正式更名《半场无战事》。

预告片首次曝光后,被视作是明年奥斯卡种子选手。

该片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

原著小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也被BBC评为21世纪最伟大的12本英文小说之一。


影片讲述一位19岁德州男孩的比利·林恩入伍参加伊战,

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

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并被塑造成英雄。

之后他们返回国内,在橄榄球赛中场休息时授勋。

这名战争英雄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灵煎熬……


李安为什么选中这部电影来拍?

因为李安想要挑战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以120帧每秒的速度、4K、3D技术全面结合,来掀起一场电影视觉革命。

什么意思?

所谓“电影是24格每秒的谎言”,其中的24格,就是帧数。

在《霍比特人》中曾经试验过48帧的帧数,有褒有贬,画面流畅度提升明显,却又因为太明显,而被诟病像是电视,观众在银幕底下,观看的不像是电影,更像是观看演员的表演过程。

此语一出,吓得原先打算用60帧拍摄《阿凡达2》的詹姆斯卡梅隆又换回了48帧。

而花甲之年的李安,却选择逆流而上。

不但要选择高帧数,还要选用120帧,120帧是普通电影的整整5倍。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帧数拍摄的动作场面,容易造成拖尾和模糊不清。

120帧能够完全避免这一点,让画面做到完全的逼真。

导演兼特效艺术家道格拉斯·特鲁姆布是少数看到过此片的人之一。他曾拍摄过120帧每秒的3D电影。他说:

“你的大脑非常像它。我无法跟你描述它的刺激、兴奋,以及视觉上的逼真度,这可不像电视,像是一种新的解决所有问题的电影媒介。”


理论上,这种高帧数频率能传送出更流畅的画面和动作,无法匹敌的尖锐、现实主义。

这也仅仅是理论上。

李跟团队在拍摄时都没法翻看自己的拍摄成果,只能以60帧每秒、2K、3D的画面看。因为超越了机器的承载。

直至前些日子,李安在美国广播电视展上放映了11分钟的片段。震晕了业界。


本片制片人Ben Gervais说道:“在看完一段战争场面后的四十分钟,那些人还在颤抖。”

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以至于如此震动?

这是最流畅、最逼真的电影。每一个细节,都会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一般的电影在处理战争场面时,会提供一些慢动作特写,目的是让观众跟得上动作。

但李安拒绝使用慢镜头,理由就是,那不是士兵经历的真实战争。

他想用这种最先进的技术,去捕捉真实战场的感受,那是何其的惊心动魄!

不让观众体验到极其逼真的战场,怎么对主人公的内心感同身受?

这是一个不断逼迫自己,挑战极限,追求革新的先驱导演。

于是,才有了这一项宏伟的试验。

目前,这种技术被命名为“沉浸式数字技术”。

李安正在踏足前所未有的技术领域。这次他挑选的方式极其险峻。

目前面临的质疑声是,很少有电影院可以同时支持3D加4K,更不用提120帧每秒+3D+4K了。几乎没有什么电影院可以支持这种放映技术。

更有质疑声说,即使战争场面极其震撼人心,观众真的能接受这样被震撼到嘛???

倔强的李安说:

“如果我们要做数字技术,必须与众不同,绝不模仿他人。”

《半场无战事》就是李安的“与众不同”。

这样果决地追求技术革新,还因为他对上一部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3D效果不太满意。甚至在他眼中,好莱坞大多数工作室和电影制作人关于3D的想法是倒退的。在一次偶然的观影机会中,他看到了高帧数拍摄技术。

然后,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电影是我生命中的最爱,现在我能更加清晰地观看,一旦我看过高帧数电影。我就没法假装没看过。”

“在某种方面,我很天真。我只是对我见到的东西很兴奋,有些时候,这种实验会对整个工业产生影响。我有时感到非常脆弱。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你看到那个了吗?你看到我刚才看见的东西了吗?这就是我全部的动力。”

李安仔细推敲了这些变革的影响,顺道,他还发现他思考的东西将成为未来电影人的强有力的工具。

因为清晰度改变了,人们观影模式也要改变。对于电影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说到技术狂人,一般会联想到詹姆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罗伯特·泽米吉斯等导演。谁能想到,李安这样外表温文的导演,会是引领画面革新的技术先驱?

“我不是技术狂人。只要让我看到我想看到的,我就配合。但我发现了这样一种展示于我眼前的新方式。非常激动。”

然而做先驱是要付出代价的。化妆、灯光、舞台等等,全部与普通电影拍摄方法不同。电影拍摄进度必须放慢。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知道该这么做,我们还不够好,这是完全新的技术。很多时候我们抓头挠耳”


幸好有东家索尼的全力支持,投资在4400万到4800万之间。

索尼知道即使放映技术不支持,依旧迎难而上。执行官罗瑞布鲁尔说:“在美国广播电视展上放映的格式,在商业上可能实现不了。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电影院放映技术可以放映高速帧率电影了。”



他们将宝押在李安身上,是因为信任他。还因为他的电影,根本不像他的外表那样温软。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敢于击破所有陈规的勇敢的人。

李安曾经说过,

“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是外人。何处是家我也难以归属,不像有些人那么地清楚。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大陆做台胞。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是做外人。这里面有台湾情,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竟然心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面,我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趣,反而在演戏中才真正找到自我。

李安说的是《色戒》里的王佳芝,说的亦是自己。

他多次自我解嘲,说自己表面上温文尔雅,行事温和,符合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好人形象,但是,多么无趣。

这样的自己,是《卧虎藏龙》里压抑自己的大侠李慕白,是《理智与情感》里隐忍的大姐埃莉诺·达什伍德。


然而他真正渴望的,是玉娇龙纵身跃入深崖的极度反叛,是玛丽安沉醉不知归路的惊蛰心境!


一如王佳芝,分不清戏中戏外。也许戏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而电影,是那个照出自己未知部分的镜子。



二 胸怀猛虎

李安拍电影一向追求凶狠,外表儒雅,其实内心藏龙卧虎。《饮食男女》就不提了,将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摆上台面给人看。

在拍摄《理智与情感》时,他放话:
“我要让这部电影重重地击碎人心,他们得花上两个月才能痊愈!”

他当然是做到了。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部诗情山水化的英国名著,居然拍出了《小城之春》般清新委婉的东方意境。而主人公细腻动人的情感更是让银幕下的观众潸然泪下。

到了《色戒》。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地狱般的洗礼。拍一场麻将戏,会拍上整整一周,拍到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都能背出台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官太太们似是而非的对话,麻将桌上的明争暗斗,争风吃醋,马虎不得,必须拍到位。

所有人被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以及传说中的硬情色。演员汤唯至今没有一个电影形象能够超越《色戒》中的王佳芝。


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男孩、一虎、一船,制造紧张的戏剧冲突,以及那么多奇幻的画面。主演从开拍,到结束直接掉了14公斤体重,苦到整个剧组都为他掉眼泪。李安最后抱着他哭。


所以,相信李安的人,应该不会失望。这次的《半场无战事》,大概又要掀起一股技术风潮,一如以前的《阿凡达》。

李安说:虽然很难改变人们的习惯和文化,但我太好奇了,我不再年轻了,我不想等待。


除了好奇心,他还怀有每一个电影人都怀有的野心:改变电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他希望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一个庄重的大事,如同去教堂或者庙里一样特殊。

“你不应该在手机里看电影,我认为这才是电影本来的面目。现在根本不是这样了。我觉得是时候我们做点什么,改变一下,让去电影院变成更加激动人心的事情。”



无论电影工业目前是否准备好,他都在往前推进了。

 2 ) 人面对痛苦要心怀敬意,并向其学习


01
 《比利•林恩》算不上是一个好故事,原著的文学性大于可读性。格局很小,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兵比利•林恩一天的所见、所思。

这部电影并不是李安的首选,因为另外一部拳击电影一直处于搁浅状态,他才接了这部戏。

老基友詹姆斯缺席,没有他对剧本进行把关和掌控,使得这个本来就絮絮叨叨的故事显得更加意犹未尽。

抛开故事本身来说,120帧4k成了最能吸引眼球的新鲜玩应儿,实验新技术似乎成为了李安接拍这部电影的最大动力。

国外影评人对此褒贬不一,否定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记者问李安,为什么要挑战电影技术的新“极限”?

李安说,想一想我自己都是一个老头子了,所以Fuck it。而且电影技术很久没有革新了,这部电影就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吧。

制作《少年派》的时候,李安发现3D版本里的运动镜头与动作场面经常出现画面模糊、卡顿、闪烁,而这与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拍摄和放映有关。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提高帧率,于是他一直想尝试制作一部突破技术瓶颈的顶配电影。

而拍摄120帧4k电影成本太高,不大可能拍摄很多大场面的场景。于是一部小格局,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比利•林恩》成为了李安的首选。


 02

120帧4k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全片使用4K摄影机CineAlta F65拍摄,画面分辨率4096×2160,是2K电影(2048×1080)的四倍。

在北京博纳影城观看《比利•林恩》,整体色调非常明亮,清晰度大幅提升。画面质量的提高,带来的是影片更加丰富的细节,演员每个细微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能看到演员脸上的毛细血管和肌肉轻微的抖动。

景深镜头容纳的信息更多,前后景同样清晰可见,全镜头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目不衔接,有种眼睛不够用,看不过来的感觉。

有人诟病说,过于清晰的画面使得电影感降低,在我看来这纯属无稽之谈。

让观者更近距离地投入到影片中去,一直都是电影技术发展和追求的目标,就像《火车进站》吓得第一批电影观者落荒而逃一样,新技术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李安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主观镜头,就是为了让观众全方位地沉浸于高帧率所创造出的无限接近于真实的虚拟环境中去。投给观众的橄榄球,射向观众的子弹,身边突然升起的烟火,持枪突击的主观视角,让观众的参与感大幅度提升,更是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场面。

唯一说得上遗憾的是,战争戏时间过短,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预算有限。

03

其实,纵观李安所有的电影,格局都不大。

《比利•林恩》是男孩一个人的视角,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的平行剪辑,成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19岁的比利在伊拉克战场上抢救战友的画面被意外地拍摄了下来,一夜之间他成了英雄。回国走穴,宣传英雄事迹,最后一站是和碧昂斯一起,在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进行表演。

一群士兵站在飘满美国国旗的场地中间,空中升起绚烂的烟火。流行歌曲、软色情舞蹈和阅兵表演一起构成了美式的爱国主义氛围,而对于赛场的工作人员和观众来说,这一切不过就是作秀而已,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诞感。

表演结束,大兵们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没有工作人员引导他们出场,反而却嫌大兵碍事儿,耽误了自己清场,甚至和大兵们大打出手。

前一秒还是人民的英雄,下一秒就成了碍眼的累赘。

虽然是好莱坞体制下的导演,但李安是个特例,他的电影一点儿也不好莱坞,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拍的都是烧钱的文艺片,只不过,他的作品一直都是有着非常高的投资回报比,所以《比利•林恩》这种题材的电影最适合他来导。

和以往的作品一样,《比利•林恩》一点儿都不好莱坞,既没有歌颂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也不反思战争的残酷、嵌入反战主义内核,不左也不右。电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让观众直接参与到战争当中去,体验战争带给一个普通青年人的心理创伤,以及整个国家的浮躁氛围,从而讽刺了围观者对战争的漠视态度。

有钱人和当权者根本不在乎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注重标签所能产生的价值。一旦某个年轻人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那么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走穴,拍电影,展览,直到价值被抽干,他们会立刻转移目标,把这些所谓的英雄继续送回战场上去送死。

更加讽刺的是,就连一般民众也被这种浮躁的氛围所同化。比利和拉拉队少女之间本应该纯真的情感,却不可避免地被所谓的英雄的光环污染。

影片中最让人心酸的一幕莫过于,比利和拉拉队美女吻别,他动情地说真想和你私奔,女孩却用十分疑惑地口吻质疑道,你是个授勋的英雄,你不能这么想。林恩顿时醒悟,她爱的是英雄比利,而不是在战争中吓得瑟瑟发抖的二等兵比利。
李安没有在影片中植入任何观点,而是不断地通过细节来铺陈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如母亲狠狠地敲桌子,让林恩想到突如其来的枪声;舞台边突然炸开的烟火,让士兵们本能地躲避,因为他们以为是敌人正在开火。

大兵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即使周围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依然没有任何安全感,甚至会因为一句玩笑就勒住路人的脖子。

他们不能对平民开火,他们甚至觉得圣战暴徒都比普通人好相处,所以,回到战场才是最安全的选择。多么巨大的讽刺。
 
04

拍摄《理智与情感》时,李安从大明星、制片人艾玛那里学会一句话,人面对痛苦要心怀敬意,并向其学习。这句话似乎可以概括李安所有的电影。

他电影里的主角都是这样的人,对抗父权的痛苦,东西方文化礼教碰撞的痛苦,反抗体制和禁忌的痛苦。只有学会和痛苦抗衡和相处,人才会成长。

对于李安来说,最大的痛苦来源于不安全感,无论是家庭还是做导演,不安全感一直都是他想要去做点事情的原动力。他说,自己一旦有了安全感,做成了惯性,就会心生恐惧,怕被定型,怕江郎才尽,怕被人摸清套路而被淘汰。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尝试突破自己,有成功也有失败。

《喜宴》一炮而红,《饮食男女》口碑和票房都不尽如人意;《理智与情感》获得大制片厂的认可,《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又不太讨喜;《卧虎藏龙》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接下来的《绿巨人》却拍得身心俱疲,干脆让他有了退休的念头;拍《断背山》是为了休养生息,却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这么多年,李安一直在求新求变,观众会因为他某几部电影的成功而形成既定的印象,但当他想要做一些跳跃式的尝试时,观众会觉得有一点不适应。只不过,不管观众如何反应,当李安在创作上进行冒险时,他就必须承受双重负担,创作能否成功,观众能否接受。

因此,《比利•林恩》遭遇各种非议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05

如果有人告诉你,《比利•林恩》剧情如何如何感人,你可以大胆地骂句脏话,fuck it。

这电影特别不近人情,这故事就是为了让你看得难受,真实的有点儿残酷。就像是120帧4k让演员素颜暴露在镜头面前一样,赤裸裸地揭示了各种残忍的现实。士兵们一腔热血,兄弟情深,周围的同胞却像观赏动物一样对他们品头论足。

影片叙事节奏始终不温不火,缺少戏剧性冲突,情绪多过于叙事,着眼点在于比利内在思想的起伏,而非外在的种种绚烂场面。需要一点儿专注,不然容易分神,找不到导演想要传递的情绪。

李安的电影里,人物情感表达都很细腻,比利这个人物塑造的特别李安。略带羞涩的表情特别像断背山里的希斯•莱杰。

 06

比利•林恩吻别啦啦队女孩,告别忧心忡忡的姐姐,迈进了加长悍马,在脑海里和死去的战友告别,所有本应美好的东西都被一一击碎。他热泪盈眶地转过头来,看见自己的战友,每个人都对他说“我爱你”。这是他们的传统,说不定明天就将战死沙场。

可悲的是不知道究竟是在为谁而战,为谁而死。

当终于领悟到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这个叫做比利•林恩的19岁男孩,终于在痛苦中获得了成长。



本文作者:马马也
青年作家,编剧,影评人
更多文章关注马马也的微信公共账号:听马马也吹牛皮(mamayechuiniupi)

也可扫描二维码关注-听马马也吹牛皮

 3 ) 我看了三个版本的《比利·林恩》,才决定来谈谈这部电影

电影感缺失,是之前争论的一个焦点。在看完三个不同技术规格的版本之后,我认为这种缺失是李安有意为之,而120帧4k的技术呈现,则是将这种有意为之做到了极限。 李安想要呈现给众人的,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而是直抵人心的真实。 真实到让你感受到战场上子弹与被打碎的血肉迎面而来,真实到让你感受到两人拼死打斗时的窒息氛围,真实到让你跟着比利林恩一起迷茫与难过。当所有人都远远看着他们并称之为英雄的时候,可有人感受过他们内心的恐惧? 我在影院看到的第一个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金逸影院的60帧版本,在观影之前,这个版本也被部分技术控认为“没有那么高清到像看电视”,是相较于120帧的高规格版本更适合于普通影迷观影的版本。 但是即便是60帧的版本,一开场感仍然让我有一种在观看高清电视的感觉,直到林恩开始穿插回忆在伊拉克的生活,这种感觉才逐渐减轻。 不得不说,60帧版本的影像在3D效果、亮度等各方面就已经非常出色了,在影片开始一群大兵列队时,就能明显感觉到人物仿佛立在你面前,在战场上的镜头,大兵射击时也能感觉到子弹好像在扑面而来。通观下来,对于观众来说,“电影感”的确会弱一点,但是个人的情感也会跟着电影中人物内心的起伏而变化。 第二个版本是在五棵松耀莱影城观看的24帧版本。24帧版本对比60帧版本,缺点就非常明显了,3D效果下,被拍摄物体如汽车或者人物在进行移动时,都带给观众非常明显的镜头在摇晃的感觉,细节和亮度也相较差之不少。 但是回看这三个版本,24帧版本或许算得上“电影感”最浓的一个版本——更多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你是在远距离的看一部电影,但是对于这样一部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以直描人物内心为主的作品来说,这种距离感也会让观众的情感变化没有太大的波动。 实际上,如果你看过24帧版本的《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你就会发现其实最普通版本中所谓的“电影感”也并不强烈,这种“电影感”的缺失与高清技术并没有绝对的关联,而更应该是李安的有意为之。 那么我们一直在说的“电影感”,到底是什么? . 我想更多的是源自于过往观影中形成的习惯。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跟我们的真实生活有所差距的,比如说电影的色彩,比如说配乐,我们也是通过这些亦真亦假的、或是超脱于现实的影像与声音,来按摩自己的情感——之如此前《阿凡达》中让人惊叹的影像技术,恐怖片中生活中平常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血腥场景,喜剧片中一些怪异的引人发笑的行为。 而到了《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几乎没有配乐,大部分对话或者是人物行为的片段都是在无配乐的情况下进行的,有配乐的电影片段配乐也都比较清淡。 配乐是电影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却非常能影响人情绪的一个神奇事情。如果恐怖片没有惊悚的配乐,那么恐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读者可以自己在电脑前看恐怖片时关掉声音试验一下);比如说《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拉拉队员与林恩的对话与眼神交流,在一部我们通常观看的电影中,尤其当两个人接吻前眼神接触时,一般都会响起一些舒缓的音乐,配以两人柔情的眼神上,是不是会像个爱情故事?但是当我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会不会觉得如果配上音乐,就有点别扭?因为李安要呈现给大家的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其次这个电影的色彩异常艳丽与真实,如果你看过120帧版本的话,那么这种真实的感觉就更加强烈,强烈到甚至会让你觉得不太自然。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在后期处理时都会进行调色,营造跟现实有一定距离感的色调,比如说魔幻类的电影,通常电影总是给人灰暗的感觉;张艺谋的电影中,色彩也通常饱满、浓郁,能带给人一种有别于语言的表达。 而在120版本下,不仅仅是色彩,各个维度与细节都会异常的清晰与真实,而且所有存在于低版本3D电影中的晃动也都不见了。 这种清晰是一把双刃剑。 在另两个版本里,很多时候电影的画面都有主次之分,而在120帧版本下,一个镜头扫过来,连主角背后的人物和物体、环境,你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观众很容易被带到其他信息上。 但是更清晰可能也意味着能让你在视觉之外有更多情感甚至是味觉的感受。B班用餐的那一段,林恩看餐台上的食物的时候,有一段香肠的短暂特写,在24帧与60帧版本下,你都很难注意到那几根香肠,但是在120帧版本下,你能看到香肠的色度非常艳丽,甚至会有看上去很可口的感觉。 在班长牺牲那一段,悍马上的M2机枪扫射到人身上时,24帧版本你会感觉人消失了,60帧版本你会看到人散成血雾了,120帧版本你能看到散成血块的人肉——是不是会感觉更加残忍?而在B班进住宅搜查那一段,120帧版本下,你能清楚的看到小男孩眼里隐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这也就是120帧4K的意义:直到今日写稿,想起小男孩眼中的泪水,我都会不自觉的感觉到难过,而在另外两个版本中,小男孩的镜头难以从视觉上带给我触碰到情绪的东西。 所以说,在120帧版本下,在各个场景都更加真实,每个眼神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的情况下,你也就更容易感受一年只挣一万四千八百美元的步兵(小说中林恩的收入)林恩的胆怯、孤独,以及自己的难过。 电影在北美并没有得到像在中国一样高的评价,这也并不意外。首先电影狠狠打了伊战的脸;其次从好莱坞的套路角度来讲,李安并没有讲出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这部电影他仍旧一如既往的混杂着东西方的思维,在影片之中又借班长之口讲出“我们天生就应该在战场上”这种宿命论的东方式信仰,或许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不少欧美观众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好理解了。 影片没有很好的故事,也不那么好莱坞,但也正是这种拥有更多内心戏的影片,才能更容易让我们找到实验的结果:影像的真实程度能影响观众的感知与情感变化吗? 我认为是可以的。第一遍看60帧版本的时候,我的情绪会有波动;第二遍看24帧的版本,我可以做到很冷眼旁观的感觉,当时我以为是因为我已经看过一遍,对于情节都有心理准备了;直到我看到120帧版本的时候,看到林恩被打倒在地的时候,仿佛一块石头压在了心上,你自己也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绝望,不自觉的流下泪来。

 4 ) 革新,还是倒退?

虽然60帧/120帧比24帧显著增大了影像的清晰度,但两者以相同的摄制方式完成:剪辑。镜头清晰度的增加使得观众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画面细节,这样也就导致了前者的剪辑以更加断裂的形态呈现。这不是剪辑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分列于这个间隙两侧的镜头形成了落差。就好比原本观众在两个镜头间只要以惯常的步伐便可轻松跨过,而现在得以一种蹦跳的方式完成。

这便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产生观影不适的原因。尤其是李安仍然用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也即依赖蒙太奇讲故事),更加放大了这种不适。如果李安能够提前发现帧数变化随身带来的这个陷阱,那么他很可以借某些方式(比如减少剪辑频率)掩盖这一缺陷。但事实是,为了突出高帧技术能够带来的观影革命,李安非但没有让剪辑的频率降低,反而增多了。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要让观众更清晰地观察到画面的全部细节,全景与远景便失去了实际的效用,近景与特写应当尽可能地多一些。因而,我们看到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从头至尾展示的脸部特写,再加之场景对话以直接又机械的正反打完成,便产生了一种时间的停滞感跟场景的平面化,而这与电影本身追求的叙事性和3D影像的立体感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观众停滞于每一个镜头中,总是不经意地被人物脸部的细微表情所吸引,但还没等他们适度地沉浸其中,便立马被快速的剪辑运动推入下一组镜头。这种被卷入、抛出,再次卷入、抛出的反复遭遇构成了观众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中获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近景和特写不断瓦解了对话的场景感,变成平面化的呈示,这与影片所采用的3D拍摄理念背道而驰。

这是整部电影的两个内在矛盾,来自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新技术提出的要求。为了保护高帧技术带来的清晰优势,李安按着时间线亦步亦趋地安排整个故事的讲述,然后在关键节点通过闪回不断回溯。这不是电影的未来,反而有一种退化在其中。闪回这种极为机械的叙述方式虽然是默片惯常采用的手法,但出现在这两类电影中有本质区别。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特写 /表情未能产生《圣女贞德蒙难记》中特写 /表情具有的动情力量的原因就在于前者的影像以现实为衡量准则,而后者通过一种表现的方式获致更高级的真实。

但同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似乎也以一个反面教训为我们指出了电影的某条未来之路。高帧技术当然值得称颂,不应当放弃任何技术变化可能对观影体验带来的革命。但它似乎更加适用于一种长镜头的塑造,而不是蒙太奇的讲诉。长镜头保证了影像时间的绵延,这样能更强力地为观影给予浸透式体验,同时长镜头的使用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减剪辑的频率与数量,这样便能让高帧技术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剪辑断裂不那么明显地被感知到。

更清晰并不意味着更真实,艺术的真实总是重构的。正如佩索阿所言:“诗人是造假者/假造得如此彻底/以致能假造/真切感受到的痛/那些读他作品的人/充分感受到的痛/不是他有过的两种痛/而仅是他们所没有的”。这里的诗人同样可以是其他艺术家:虚假往往比照搬现实能产生更大的强力。

 5 ) 你当强壮,并且纯粹。

时隔四年,李安又带着新作归来,从少年派到比利林恩,他依然延续了少年与成长的主题,依然是着力去刻画一场成长的阵痛,两位少年都同样失去心爱之人,同样直面死亡本身,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试图加入更多,对战争的反思,对荣誉的质疑,以及最核心的对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信仰的追寻。而且这一次,在我看来,无疑他距离那个答案又更加推进了一步。

如果说早期李安的故事更擅长的是去表现人际关系的张力,比如推手三部曲,那么,从少年派 到比利林恩,李安开始越来越专注于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向内挖掘故事,专注于对个人孤独的纤毫毕现的表达,再以灵魂深处的痛苦蜕变为一面镜子,反射出整个世界的光怪陆离。他也越来越确信了一件事,越自我的,才会是越普世的。

一向佩服李安选角的眼光,无论是上一部戏里的印度少年,还是这部戏中的美国少年,都带着一种既朴实羞涩如孩童,又明显成熟于同龄人的复杂气质,有一双温柔眷恋尘世,又对形而上的终极之物充满渴求的眼睛。他总是能准确的抓住那一份独属于少年的,浑然天成的动人。

人一生动人的阶段不多,青春期当然是最闪耀的那一个,那时的人以惊人的速度飞快长大,骨骼,胸脯,都在时时承受着生长带来的冷不丁的疼痛。

与此同时,灵魂成长的速度更是惊人,比雨后蹭蹭冒尖的春笋更快,童年那纯真而黑白分明的世界观,无法容纳快速成长的灵魂,就像童年的衣服无法容纳迅速成长的身体,它们在灵魂的急速膨胀之下迅速崩毁。

青春的灵魂如同困兽,在命运的冰雪之中赤身裸体,它迫切的想寻找一套新的价值观,来护卫自己,从未如此迫切的渴求被保护被温暖,被理解,被黑暗中的光芒指引。

青春的身体与灵魂,都带着初生的新嫩,无比敏感,轻轻一碰就能痛彻心扉。少男少女们对世界和自身都感到如此困惑而又陌生,那种如燃烧弹一般的生命力如此真实,种种感觉如同烟花绽放。那是成年之后的麻木的人们再难重新体味的感受,所以人们总是一再的怀念青春,怀念那些疼痛又美妙的感觉。

看着比利时,我心中无数次想起拉里,毛姆《刀锋》中的那个男孩子,无疑他们是太过相似了。同样是一个愣头青,去服了一场兵役,亲眼见证了战友的死亡,同样的陷入不可自拔的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和困惑之中。

不同的是拉里从此放弃一切。他先是钻进书堆不舍昼夜的阅读好几年,又徒步在异国的乡村行走。他和许多人谈话,做许多无用之事,浪费大好光阴与前程。他一路徒步走到了印度,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他心中如冰山般的疑问一点点被敲碎溶解,最后他回到伦敦,成为一个最最平凡的计程车司机。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拉里曾说生命的欢愉就像一团云雾,它遮挡住了死亡的悬崖。但若有一天,大风猛然吹散雾霭,死亡就如此赤裸裸的出现在你眼前,试问看过这一切的人,还如何像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奔跑跳跃呢!

当比利把尖刀插入圣战徒的咽喉之中,他一定深深记住了那双充满了痛苦和仇恨的血红的双眼。那样的一双眼睛,他也曾在一个伊拉克小男孩身上看到过。盲目的杀戮和仇恨代代相传,夺走人们命中挚爱,没有能说清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该如何让 它停止。而这一切 却被冠以荣誉之名。

我为你祈祷,比利的嫂子如此说,我真的为你骄傲。
当那个漂亮的拉拉队女孩吻了比利,临走之前,她说了同样的话。我为你祈祷,我为你骄傲。
为你祈祷,这话我也常常听到。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呢?为你祈祷的人们,真心在乎你的死活吗,还是仅仅只是表达一份惠而不费的好意呢?

比利说,只有一点,还不如没有。
圣战徒都比你更加懂得尊重。

唯有姐姐凯瑟琳有切肤之痛。
她同样是从死亡深渊中被拯救回来的人,是真切经历过成长剧痛的人。只有她才知道死亡有多真实可怕,是如何的迫在眼前,也唯有她知道与生命本身相比,所谓的荣誉都只是过眼云烟,一文不值。

但比利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
因为布雷迪上士,也就是死去的班长“蘑菇”。

全剧最美的一段镜头,莫过于蘑菇与比利的那段菩提树下说因果。
如果说比利是那个仍然在迷茫的拉里,那么蘑菇无疑就是那个已经找寻到答案的拉里。

他说,无需质疑,无需迷惑,我命中注定是属于这里。
他说,比利,别忘记那一枪已经开了,无论留在故土,还是客死他乡。生命的意义不是停留在无穷无尽的思考之中,不是迷失在五花八门的选择中,不是困惑于他人形形色色的评论中,它在于认定,你如今到底身在何处,你肩负怎样的责任,你的生命又与何人紧紧相连。

你不需要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为了任何看似伟大的命题去牺牲,你要的信仰只是那浩大于你自身的东西。

所有的不幸,都来源于不信, 如果每当你确定一个信仰之后,你都不断的再去推翻它。每当你拥有希望,却又忍不住去拆毁他,用理智的显微镜去对它的缺点无限放大,挑挑拣拣,无论是一个工作,还是一个爱人,你永远在怀疑,这是不是最好的?这为什么和我想象中不一样?这到底有何意义?
最终,你总是选择放弃,选择离开,你永不满足,永远满心缺憾,永远一无所有。你像掰棒子的狗熊,掰一个,扔一个 ,永远找不到田里最大的那个。最后当你回头时,身后只剩下被你遗弃的旷野,满目疮痍,一地狼藉。

说真的,生命最终到底能够剩下些什么?谁曾直视过逝者的双眼?谁能说,我无愧于我的一生?又有谁在现在活着,是为了在未来获得宽恕?

没有什么是可以绝对纯粹而完美的。
这场战争是正义的吗?是美好的吗?当然不是。
它充满了死亡和杀戮,充斥着政客的权力斗争,充斥着各种利益集团背后那无尽的盘算。
姑娘们高歌:“哦,我需要一个士兵,强壮到能够保护我。”
而你的父母只需要一个被邻里夸耀的好儿子。
还有些人,需要的只是你战争英雄的光芒,来为他商业上的筹划加持一份虚拟的情怀。
更有人嘲笑你不过是个傻大兵,同性恋。
但你到底是谁?你为了谁而战?这场战争是否真有意义?你为之付出生命的到底是什么?是国家的利益,还是商人的算计?是父母的荣耀,还是女孩们充满崇拜的眼神,她们热情似火的亲吻?你究竟为何而战?


如果你想放弃,你当然可以挑出1000个缺点,再找出1000个理由。
但你若坚持下去,就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你在爱。
你爱那些跟你并肩作战的兄弟们,那些和你一样命中注定属于这里的少年人。
你想和他们在一起,想守护他们,他们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们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像圣经中的路德,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的国就是我的国。

安妮宝贝很爱说一句话: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期待。
确实,这个世界不符合任何人的期待。
若你足够聪明,你迟早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完美到值得信仰的,一份工作,一份婚姻,一场战争,一个团体。任何处境都可能是千疮百孔的。
但是,世界不完美,所以你就沉沦的心安理得吗?
完美,是不是说你要一定在1000个处境里反反复复的跳来跳去,不断的去选择那个更完美,更没有瑕疵的让它来适合你呢?
不是的,而是你,可以照亮你的处境。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曾说:
“命运本身是中性的,它等待着被一个目的照亮,以便表露自己是一个对手还是一个助手。有如一块岩石,如果我想搬动它,它便表现为一种深深的抵抗,然而当我想爬到它上面去观赏风景时,它就反过来成为一种宝贵的援助。人总是试图说明自己生活在限制中,是不自由的。如果命运并不是我的选择,还有什么责任?能够负担什么罪责呢?然而英雄与懦夫的区别,不在于他是不是怕死,是不是怕苦怕痛,而在于他敢不敢正视自己的这种自由,承担起自己的存在,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就像蘑菇在残酷到足以扭曲人心的战场之上,始终不忘在每一次战斗之前,对队友说,我爱你。因为他已明白,这场战争不是属于国家的战争,是属于他自己的战争,战争或许失败了,但是他的信念从来没有失败。

中国古话也常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到底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懦夫呢?
那些看似无比聪明的人,他们永不满足,永远都在挑挑拣拣。他们永远无法下定决心去做些什么。因为他们总是太容易看出这个或那个东西的破绽,这个或那个人的不堪。
他们总是太容易失去信仰。
所以尽管他们的选择有那么多,他们却永远不信,永远充满迷茫。永远在等待,永远在期望,也永远在绝望。

蘑菇对比利说,这就是欲望。

所以蘑菇毫不犹豫的说,我去了。
于是端起机枪冲进战场,仿佛殉道。

他的眼神如此温柔清澈。
他是如此强壮,而且纯粹。
他毫不怀疑,他死于确信,他是幸福的。

最后,他说,比利,你终于来到这里。

---------------------------------------------------------------------------------------

补充一点:
看完几天以后,很多镜头仍不断在脑中回放
忍不住再来夸李安导演几句:
李安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他出片很慢,但是真的没有扑街的。
李安两个字就意味着可以放心看。
4年才出片一部,他没有被盛名催逼,慢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选角,选本,镜头的取舍,都是心思
但最后出来的效果却自然流畅,看不出雕琢痕迹。这是大师风范。

他拍比利,其实就是在拍自己。
他就像比利一样,被冠之以国际大导演的光环,经常被拉到各种秀,被各种当英雄。
但是他通过这部作品对自己说:
我就是一个纯粹的战士,我能做到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尽责。
DUTY IS PRIDE。
因为他知道所有幸福的人都一样,没有选择
无论你们赞也好,骂也罢,觉得有没有意义都好,我只想做好自己命中注定的事。
他对自己的初心坚定,不为外界环境所动。
如同寿司之神,如同村上春树。

你平凡,真的不是因为你在做平凡的事
而是因为你总是自命不凡的,认为你所做的配不上你。
真正不凡的,是那些认真把平凡之事做到极致的。

再次感叹一下:只有纯粹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牛逼的作品。
感谢李安导演。期待你的下一部佳作。

 6 ) 当大家都在谈论120之时,这里来却要分析一下这片要表现的内核

看这部电影之前,心里一直很疑惑,《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因为围绕这部电影的全都是120帧、3D、4K这些字眼,依我看来,电影是蒙太奇的一门艺术,所有围绕在电影内外的元素都可以成为艺术表现形式,当然技术手段也不例外。但之前还从未有一部在未公映之前如此大张旗鼓的无数次将技术手段摆在第一。

一度我以为,这部电影只有技术看点而已,但是,120帧,又不是所有人能看到,全球只有五家电影院能够罩得住,也是老生常谈。

不,这很不李安

这有一句话叫做“3D,是商人赚钱的道具,是大师拍电影的工具”,用于形容李安再恰当不过。 作为一名电影营销人士,等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才了解到,为这部电影造势的唯一方式,或许只有技术手段。因为真正的好电影,就是看完有千言万语,但是却常常无从说起。这些不是电影卖点,却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的内涵。

这部电影看了两遍,一遍120帧,一遍普通版,至于二者区别,大家说得太多了我这也无需多言了。但当所有人在力挺技术革新、120帧、3D、4K等等。我偏不,我就是要研究这部有着高新技术的作品技术之外的内容。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部电影《中场战事》,究竟想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李安,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既能拍好中国片,又能拍好外国片的华人导演。

这个颇具人文精神的导演,用句俗话来说就是“文化人”。他的作品中有着深谙中式传统文化的《喜宴》《饮食男女》,也有用武侠文化打开世界之窗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让他两度封神奥斯卡。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面对。对于这个能够通吃东西方的导演,他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人文。

反战吗?不!主旋律吗?不!

一场华丽丽的中场秀,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表达的内容多种多样。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反战电影,老生常谈。也有人认为,电影是在向西方世界谄媚,美国的主旋律。这其中无非是一个左或者右的站位。

但对于一位人文系导演,想必来自东方的李安,没有必要在西方世界站队。人文精神,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电影中,这群来自伊拉克的英雄在中场表演中都面对了什么呢? 满嘴跑火车的制片人,利益为上的老板,萍水相逢的拉拉队员,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中,经历了从受捧、受拥护、被邀请、被开玩笑、被遗弃、被围殴,这帮大兵们,用一句北方方言来形容,就是“生瓜蛋”。来的时候一无所知,走的时候一脸懵逼,很多人或许都搞不清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然而结束之后,他们还要匆匆赶回伊拉克。 按理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遇到这种事情,想必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老子不干了,爱谁谁”。那么这部电影就成为稀松平常的反战片了。

然而最后,比利·林恩还是放弃了假的医疗证明,跟大伙回到了战场上,难道是在歌颂这帮平民英雄,不计酬劳,也要为国效力吗?那就成了主旋律了。

两个世界的奇幻漂流

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下,电影的信息量其实很大。 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载歌载舞的中场秀,以比利·林恩为视角,这帮大兵们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些无法与世界产生联结的感觉,在大量情节中被一一展示。或许当所有故事结束之后,所有人的脑中都是一个个“黑人问号脸”。

我们打仗究竟为了谁?我们应该是英雄,为什么如今却成了这个样子? 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原因就是,就是因为当下这个美国大环境,任何人无法左右的事实,就是“Who care”你是谁。 就像美国大选针锋相对一样,不妨让我们回溯当年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的民间意愿,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一场战争,能让美国政界从中获利,也能让华尔街那帮人怨声载道。在这个时候,战争英雄的光临,是正确的人出现在错误的时间上。 残酷的战争和荒诞的表演,双面人生究竟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真正的归宿,我们究竟有没有选择。主角与大兵们在一天内的遭遇,却是整个美国社会的剪影。

现在正在打仗吗?跟我无关。 我管你是什么战争英雄还是什么高级人物,我们所关心的,就是作为老板的我,能不能挣到更多钱。作为制片人的我,能不能接到下一单有噱头的生意。作为工作人员的我,能不能顺利让中场秀顺利结束。作为粉丝的我,能不能看到真命天女,能不能让我支持的球队获胜。 你们从哪来,回哪儿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

战争与表演,你都无法左右

中国有句俗语:“用得着你,你就是孙猴子;用不着你,你就是猴孙子。” 不比二战时期美国民众群情激昂,不比越战时期一边倒的反对。如今这个时代,美国人的危机感不在强烈,“战争英雄”这个头衔已经好久不见了。 你之所以上战场,就是因为你是一名士兵,你救人,是你应该的。我之所以揍你,就是你们装逼,阻碍我们的工作。 总之,他们不该在这里出现 就像比利·林恩,之所以参军,是因为给姐姐报仇,而不得不入伍。电影开场悍马车中,几位都将自己入伍的原因说了一遍,理由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热血青年”。

电影传达的,有着人生的选择,也有着无法左右的环境。 只是一场作秀,比利·林恩们已经被作秀哄抬到这个地步,假如这个时候选择退伍,这才是大新闻。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身为士兵,理应回到战场,也不得不回到战场。

一场作秀,几位所谓的“战斗英雄”,终究是政治家、商人赚钱眼球和商机的道具而已。用完之后,就没人管你们了。

李安的人文情结

在这个大环境下,没人在乎你究竟干了什么。举个例子,好比键盘侠,无论你费了多大劲干了怎样怎样的大事,自我感觉很良好。然而对方打一行字就可以否定你的一切,你上哪说理去? 李安在这部电影里,关注的就是这里。既不反战也不是主旋律,而是平心气和的描述一个事实。而120帧,只是一个让你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的角色心境的手段而已。

有个特殊的设定,当处于第一人称视角时与对方交谈时,镜头拉得很近,几乎就是面对面的感觉,对方脸上的痦子皱纹看得一清二楚。这在很多电影中都不会见到这类取景,就是为了让你拥有一种VR体验一样。 大兵们来了又走了,用徐志摩的话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唯一的牵挂,就是家人盼望大兵们的回归,至于那个萍水相逢的拉拉队员呢,得知对方的想法之后一脸失望,是与爱人分别的那种失望?或许,她只是觉得你最后的想法不够英雄,我的少女心想要的,只是一个“英雄”的你而已。

或许,在如今这个时代,“英雄”这的名字,只有在应付这件事上管用。 没人在乎你是谁,真正关注你的,只有你身边的人。但却又不得不与他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还记得片中,伊拉克战场上,有一尊人身象头的佛像吗?这是象头神迦尼萨,在印度教中代表着命运之神。传说是一尊凶猛之恶鬼神,后来依佛法,引率九千八百大鬼军,镇压三千世界,奉守三宝,成就一切善事,在印度很多地方,也将其奉为财神。或许这尊佛像,代表着士兵们所期望达到的一种境界。战场上英勇杀敌,载誉而归,收获人财。 但是,命运之下,这个期望在中场表演之后,又剩下什么呢?恐怕从返程中,悍马车中鸦雀无声的大兵身上能够体会。

爱人与战友,家庭与战场,一场乱入的中场秀,就像一场梦一样,一名士兵,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其实只是小角色、小把戏。120帧?则是让这场梦更真实而已。

 短评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

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晕帧

10分钟前
  • 陀思妥曼妥思
  • 推荐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1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4K 120帧 RealD3D 将观众瞬间拉近电影里 开启电影的新纪元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 更是一个男孩在地球另一侧的成长 短暂的中场休息 却让他意识到更为远大的人生和目标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吧

16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2.5。安叔也有能力拍奥运开幕式。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里大人带着第一次去逛大中电器的液晶电视区。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19分钟前
  • 好样的
  • 较差

3D电影的未来一定是高帧数的天下。这部电影就算没打开未来的大门,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在战争戏和Half time show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李安说自己抛砖引玉,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能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实在是荣幸

27分钟前
  • 引歌
  • 力荐

120帧+4K+3D,摄影机每秒都很诚实,1秒120次。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拍法有代入,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两个空间的平行剪辑,混淆了战场与生活,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相比中场,战场似乎更安全,很讽刺。

3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这部电影让我想在结束前冲出影院大哭一场,很久没看到这么沉重的电影了。那场show里的真命天女组合从头到尾都是背影,主角站在大屏幕前,头脑里浮现出伊拉克的战争画面,而此时此刻,周围是明星、焰火、欢呼的美国人,那一刻,我真想大哭一场。李安把人更深的孤独(想不出更好的词)拍得那么好!

32分钟前
  • 席幕瞳
  • 力荐

三星半,120帧的确是非常不同,非常独特的体验,亮度,清晰度,立体感都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之前看的3D大多是垃圾。不过,我的问题还是无法入戏,过度关注视觉,而在情感共鸣不多。反而是看24帧的渣版,在剧情和情绪有了更多收获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开场前李安一直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反倒觉得,技术已经够好了,情节反而大大削弱。

38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处林恩对拉拉队女孩只透露出一点离开军队的念头,女孩就瞬间变脸,全然不似刚才甜美的模样。我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绝症后用难以听清的口音艰难说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43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 家人不理解 制片商利用 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 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 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 一旦入了军营 就再也出不来了 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感谢安叔亲身经历般的120帧4K体验 电影的未来

45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看到中间差点悲愤得夺门而出。有人为了6000刀的补贴赌上性命奔赴沙场,有人随便花几万刀就为了抢一场球赛的前排座位。军人在战场每日面对生死和炸弹,而你所保卫的国家的人,他们只关心你们是不是搞同性恋。

48分钟前
  • 卡卡森
  • 力荐

“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 120帧初体验,文戏部分无直观差别,每个人的脸都清晰如潮红,纤毫毕现,太挑战演员的皮肤。最明显的是5分钟战场戏,枪林弹雨,身临其境,但太短了…开头战争时间“2004.10.23”植入了安叔生日,儿子李淳相对酱油。“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

5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是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我想,没有比天秤座更知道选择的重要,和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可能因为我不是技术控,120帧不影响我的观感。#

56分钟前
  • 惘然
  • 力荐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都嗷嗷什么鬼120帧啊,有几个真的在看电影啊,为毛没人说这个电影就是没什么故事,或者说讲了个特别土的故事,从事件人物到价值观都土,李安以往最会的那种,在有限的电影空间里传达无限暧昧可能性的神手笔几乎没用上。四星给稳定的制作水平和眼珠子美得想攒在手里偷走的鲜肉男主

59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时间会证明这是电影史的一座里程碑。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不管技术怎么样,李安始终是李安,除了几个太过于匠气的镜头,故事全程平滑流利又抓人耳目。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1小时前
  • 夏目的丑猫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