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厅

海外剧英国2015

主演:马克·里朗斯,戴米恩·路易斯,克莱尔·芙伊,安东·莱瑟,琼妮·威利,乔纳森·普雷斯,理查德·迪兰,马克·加蒂斯,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杰西卡·雷恩,布莱恩·迪克,查丽蒂·维克菲尔德,汤姆·赫兰德,杰克·劳登

导演:彼得·考斯明斯金

播放地址

 剧照

狼厅 剧照 NO.1狼厅 剧照 NO.2狼厅 剧照 NO.3狼厅 剧照 NO.4狼厅 剧照 NO.5狼厅 剧照 NO.6狼厅 剧照 NO.13狼厅 剧照 NO.14狼厅 剧照 NO.15狼厅 剧照 NO.16狼厅 剧照 NO.17狼厅 剧照 NO.18狼厅 剧照 NO.19狼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1:29

详细剧情

根据两届布克奖得主,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热销历史小说《狼厅》Wolf Hall和《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改编,讲述了亨利八世统治下的都铎王朝宫廷权力斗争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克伦威尔,权谋政治中的屌丝逆袭


相比于美剧的粗暴情色嗜血,英剧绝对要慢热许多。去年BBC2套火爆的《狼厅Wolf Hall》就是典型的英式克制。该剧根据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两获布克奖的历史小说《狼厅Wolf Hall》和续篇《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改编而成,强大的编导(导演:彼得·考斯明斯金)服化道演团队阵容,从细节上再现了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时期的宫廷权力争斗,有别于正史中的冷血杀戮,全篇以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视角阐述历史事件,赢得狼群中人性的呼声。


对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家庭,正史上少有记载。只知道他1485年生于伦敦郊外的普特尼,一位伦敦郊区铁匠的儿子。短剧第一季共六集,导演擅长通过平行历史叙事、闪回,而由老戏骨马克·里朗斯扮演的托马斯·克伦威尔,每个眼神,每一次脸部抽搐或是冷凝的动作,都耐人寻味。他为何最终在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里掌控了巨大权力,这和曼特尔在书中对他童年形象的构建不无关系。


一个饥饿、焦虑而孤独的童年:铁匠父亲时常醉酒殴打托马斯,七岁时,他住在红衣主教莫顿家,他的叔叔在那儿做厨师。九岁时,他目击了一位八十岁的异教徒被活活烧死。十五岁时,他在遭受父亲毒打后离家出走,此后的十年生活,加入了法国雇佣军,远征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的某家人家做仆人,又在罗马、威尼斯、安特卫普间旅行,成为银行家和布商……再回到英国,已是而立之年。


时值亨利八世在位,英国和当时的欧洲诸国一样,受制于罗马天主教教廷,晦暗不明之时,托马斯·克伦威尔曾游历诸国的见识令他看到了向上攀爬的契机。他以其精明、和善、野心勃勃,顺理成章成为红衣主教沃尔西的律师和商业咨询师。沃尔西初见他时,说: “噢,终于有一个比我还卑微的人出现了!”托马斯不以为然,隐而不发。此时的沃尔西是他立足英国进入上层的垫脚石,他必须视沃尔西为朋友,听沃尔西倾诉,为沃尔西分忧。当沃尔西迫于天主教教规,未能如亨利八世所愿帮助他与西班牙公主阿拉贡凯瑟琳离婚后,克伦威尔及时出现,当他了解到亨利八世想要再婚繁衍皇室子嗣,他开始逐渐靠拢安·博林,四处安插眼线,支持当时的新教改革,大胆建议亨利八世对抗罗马教廷。最终,英国国会脱离了罗马教廷,大主教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于是他与女侍官安·博林的婚姻由此合法。托马斯因为安·博林的成功上位立下汗马功劳,令亨利八世刮目相看,也借此埋下了个人权谋欲望的种子。


托马斯·克伦威尔大权在握,自诩只有亨利八世一位朋友。当亨利八世因参加骑士比武意外昏死场面混乱,托马斯·克伦威尔迅速嘱咐手下迎接照管好废王后凯瑟琳之女玛丽公主。这一举动,在克伦威尔的角度,唯恐陷入王室纷争维护正统,而并非私心,却成为后来安·博林的心梗。片中的克伦威尔,在妻女突然病逝时显现出为人丈夫为人父亲的温存,嘱咐儿子在骑士格斗中需忘记保全生命最后一刻出击拼杀,以及他在搬倒政治对手时对其遗孀的怜悯,恐怕只有他的门生更能体察。


托马斯·克伦威尔不是不知道王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不是不知道伴君如伴虎。作为一个卑微的铁匠之子,穿梭于波诡云谲的宫廷,他能做到察言观色,时刻掌握亨利八世的喜怒哀乐,竭尽全力地扶持亨利,为亨八的欲望付出刽子手的代价,他其实内伤戳戳。譬如,作为亨利八世的首席谋臣,他为玛丽公主设计了远嫁西班牙的计划目的是避免战争却遭到亨利的怒斥和羞辱,他举起交叉的双手,沉默走开,镜头回向童年,他的铁匠父亲告诉他,双手交叉可以减轻疼痛。


片中我们看到王后安·博林没能给亨利八世诞下王子,已成为亨利八世厌弃王后的最大理由。此时的托马斯·克伦威尔,一边要应付博林家的宫廷势力,老贵族权臣们的虎视眈眈,一边又要为亨利八世出谋划策罢黜安·博林。其实,无论是在国王亨利还是王后安·博林的眼里,克伦威尔都是一只随叫随到可以随时踹死的狗。只是,克伦威尔再一次选择了亨利。他暗中调查安·博林,设计审判博林家的贵族势力。都铎王朝第二任王后安·博林的斩首现场,克伦威尔在人群中抓紧门徒的手臂目不斜视地盯着刀斧手砍掉博林的头,那一刻,他的内心戏足够丰盛。


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导演遵循曼特尔的叙事,并没有试图重建一个铁匠之子年少的失落岁月,而是让克伦威尔的举止和不得已的阴谋周旋在都铎王朝宫廷上空。所谓的历史,无非是人与人之间的狼性竞争,在权谋政治中,更是由歪曲的流言、轶事组装起来。第一季《狼厅Wolf Hall》的结尾,亨利八世庆祝安·博林的罢黜,拥抱了托马斯·克伦威尔。镜头定格在克伦威尔刻板的脸上,我们看到一张细致、细腻、自觉、自律并且忐忑不知未来的脸;一个白手起家的下层屌丝,永远不可能褪去铁匠之子的身份阴影,也必须将喜怒哀乐隐藏的更深,为王者的王权不停沦为权谋政治世界中的棋子。


题外,剧中安·博林的扮演者气场上差了很多意思,若是凯拉·莱特利出演,该完美许多。期待第二季《狼厅Wolf Hall》的上映,曼特尔笔下搅动都铎王朝更加鲜活生动的克伦威尔。

 2 ) Wolf Hall, 有情与无情之人

本剧从Thomas Cromwell的角度讲述了Anne Boleyn从上台到上断头台的历史,需要对英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程度才能看得比较明白。 我在看《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的时候,就觉得电影为了追求讲述波琳姐妹故事的传奇性,太过强调爱恨情仇和个人的影响力,将帝国之命运置于姐妹花的角色美貌自然是太过幼稚。《狼厅》则向我们揭示君主制政治个人情欲、宗教信仰和党派斗争交织的复杂性。我对《狼厅》所描绘的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国社会和政坛最大的印象就是人的兽性。群众在看两次断头的时候的表现就像当年北平菜市场斩戊戌六君子时群众的反应一样,不但愚蠢,更表现出一种嗜血性。议会权贵在几次审判的时候(Kahterin of Aragon, Thomas More, Anne Boleyn)那种喧嚣狂躁的表现,像围在将死的动物身边徘徊的秃鹫。而亨利八世在决定了要抛弃断头皇后另立新后以求能诞下子嗣后,他和波琳皇后以及公主殿下在一起的画面中一点都不阖家欢乐,他直盯盯地看着母女,用手掏了掏牙缝里的肉屑,极像要咬死猎物的猛兽。所以说,群众是无情之人,议员是无情之人,国王是无情之人。克伦威尔在一群群人之间周旋,演员用比较收的表演,像是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了一幅政坛的浮世绘。 除了全剧的克伦威尔,我最喜欢的两段表演,是克伦威尔和Thomas Moore在伦敦塔的周旋和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两段,演员做了非常精彩的诠释。 另外我比较喜欢的设定,是克伦威尔,这个忠于自己的master,即使在他失势之后依然衷心耿耿的有情之人如何变成一个设计逼死皇后的无情之人的。克伦威尔在剧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温情的,忠心地帮助失势主教、和自己妻子和女儿的互动也比较友爱。但在自己和女儿相继死亡、主教被逼死之后,克伦威尔的视野就基本上转到了政治活动上来。他慢慢地收到亨利八世的宠爱,接近了权利的中心,步步高升,在遵从皇帝懿旨处理并赐死自己尊敬的Thomas More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后退了。亨利直接帮他戳穿了现实:你觉得我是因为你的人格魅力而重用你的吗?我就是要你去帮我办这些“棘手”的事。所以在后面亨利和他的交谈中明确表现出后悔和安波琳结婚的时候,他很清楚的了解到,"Henry wants to divorce her... I have to push her (to death)."亨利八世需要一个无情之人来帮助他做无情之事,比如帮助他和皇后离婚,那么他就要揭发皇后和多人通奸(我们在剧中从来没看到有任何证据真的能证明皇后偷情了),那么他就要想尽办法威逼利诱“情夫们”认供,制造证据。他需要设计皇后偷情,做无情之事,好让皇帝做那个无辜之人,有情有义的perfect prince。至于皇后是否真的偷情了?Doesn't matter anymore. 我们可以看到演员在开头演绎克伦威尔的时候还比较放,虽然是个谨慎之人,但还开得起玩笑、唱的出小调,到最后亨利拥抱他庆祝砍掉波琳皇后脑袋的时候,他的眼神你已经读不出来什么信息了。另一方面,他“陷害”的基本上都是当年还是主教的人,报仇又是一个有情的举动,使得克伦威尔的人格更加的复杂化,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这样一个有情与无情之人。

 3 ) 王后有几个身体?

亨利八世的王后常常难以善终,凯瑟琳王后在孤寂愤懑中死亡,安妮·博林王后在战栗胆怯中被斩首……但她们的死亡又有着不同常人之处:一个死后回避了男性的凝视;一个死后禁止男性的触碰。

所以,如果说摩尼教是全体无身体,天主教是部分无身体(教士阶层无身体),清教徒是好像没(as if not)身体,那么,国教运动前后的王后有几个身体?

肯定不是2个,她们并不拥有不朽的政治身体,但也不是1个,她们的身体总被赋予特殊的政治与宗教意义。也许有1.5个,多出的0.5个显示出其不充分的政治权力,但也许只有0.5个,缺少的0.5个源自肉身的意义总是被无限的政治化。

但也许只有1个。王后死了,不可挽回,不会复活,没有不朽的天国,没有身穿白衣的圣体,身体彻彻底底地灭亡了。

甚至是0个!王后从未拥有自己的身体,甚至死亡这一本该证明身体实存的事件也被用于证明身体的匮乏。王后之死均与无法诞下子嗣有关,国王承认了王后缺乏身体,缺乏可以生殖的身体。凯瑟琳死后,唯一可能的吊唁者是教宗的大使,一个同样被拒绝拥有身体的神父,然而他并未成行,为什么?这既是因为国王的阻拦,另一具身体的阻拦,更是因为王后从来不曾有过身体。博林临刑前后,侍女充当隔绝男性亵渎与污染身体的作用,不是为了保护身体的神圣与纯洁,而是为了强化身体空无的白色神话,空无的身体在常人的目光中消失,或者说从未存在。死刑真的发生了吗?王后真的尸首分离了吗?也许王后的身体从不存在,唯有通过禁忌的设定,才能塑造不可触碰者的存在。

那么,国王为什么需要王后?为什么需要既可交媾寻欢又可诞下子嗣的王后?王后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体?王后真的有身体吗?

 4 ) 控制皇帝的小弟弟,就是权力

1

克伦威尔可以跟三教九流对话,丝毫不显得威势逼人。他那双老虎般的眼睛,一直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他观察着每一个人,剥析的眼睛毫不留情,把每一个人像洋葱一样撕扯的层层清楚。

他总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他被需要的人。第1个,他当年的靠山:沃尔西大主教。第2个,迫切想离婚、娶安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第3个,用身体钓鱼的安,以及她的舅舅诺福克公爵等一干同党。

曼特尔的得体写得恰如其分,这便是高妙。它让读者不断产生兴趣,一个都铎时代的人会怎么说话?如何应对各种挑战?

他看得太清楚了,权力就是被需要。而性,就是权力一母双生的兄弟。

而在这场血腥的情色游戏中,连穆斯林的军队打到了贝尔格莱德的消息,都成了电视机上的白色噪音。克伦威尔以“从不拒绝”为心诀(Never Refuse),像一个忠实的心理医生呵护着患者的欲望。

只要不拒绝,并达成心愿,肮脏的交换条款,都不需要他启齿。别人追求一言九鼎,他只喜步步为营。他是一只多么耐心的大猫啊。

就像中国书法的藏锋一样,只要你学会把自己的欲望压抑的嵌入到别人的欲望里,你就会渐渐发现:别人都要来玩你的游戏,连皇帝都不例外。

2

虽然一切权力来自于渣男皇帝,但某种程度上,是大家在玩一个带“皇帝”棋子的游戏。人来人往,升升降降,都如芸芸众生,而我归然如山不动。这才是权力。

连常被人提及自己是铁匠的儿子的侮辱,都不过是个游戏。

语言的双关极为巧妙。

比如第3集亨利8世喝醉,克伦威尔主动把他的肩膀接过来说了一句,lean on me。也像是种请求的意味:依靠我吧。

亨利八世吐露心言,“在安面前,我会颤抖。” I shake。在莎士比亚时代,粗俗的双关语中,就是我打飞机的意思。连handshake都可以是那意思。

不要忘记,从都铎亨利八世开始,英国抛掉了天主教的道貌岸然,追寻无节制的世俗欢愉。哪里管什么圣女的克里斯玛大指责呀?

 5 ) 观后感

从上大学以来,很少看这种历史纪实类电视剧,因为觉得历史无关对错,只有选择,记得一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是生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太平盛世,仿佛知道兴替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社会不需要改变了吧,或者说不需要我们改变了,我们做的就是享受生活就好 但因为她在追这个剧,很想要和她多一些话题讲,所以认认真真的看完了 整体评价来说,整部剧的节奏很紧密,也许因为太紧密了,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理解,有的时候还需要倒回去重新看一遍才能看明白一些细节,虽然只有六集,但是蕴含的信息量真的很多,看完第一集以后,我又去恶补了一下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才在心里大致明白了主要在讲什么,看历史剧就是这样,不了解这段历史就很容易忽略一些东西,了解以后又没有了未知的乐趣,需所以还是需要仔细斟酌 整体拍摄很好,至少很有看下去的欲望,克伦威尔的成长背景并没有大篇幅展开介绍,而是零散分布在几个细节里,还有他回忆的片段中,让他始终充满了神秘感,大家都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他的过往,他是绝情的,冷血的,能隐忍,有能力,又有野心,又恰逢乱世,崛起是必然,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和主教的感情,真的感情有那么深吗,可能未必,但是可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也可能是兔死狐悲怕步上切尔西的后尘,在切尔西离开后,在他心里,才真的撤销了对切尔西的算计,留下了真实的情感,开心难过兼而有之,但至少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记

之前的我很向往成为克伦威尔这样的人,孤家寡人,永远是理中客,虽然偶尔会孤独,但其实孤独的时候内心也是骄傲的

可是后来遇到了她,让我可以把理智抛之脑后,我就知道,我这辈子都做不成这种人了,因为我渴望和她一起生活,一起开心,一起难过,一起过平凡但又幸福的生活,纵使世间纷扰再多,又与我何干,我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就好,之前觉得这话有些矫情,现在发现说的确实很对,她是我的软肋,也是我面对这个世界的铠甲

人生就这么长,开心和幸福最重要啦

 6 ) 亨利八世,这个君主不简单

一、喜新厌旧的亨利八世

今年,在读有关克伦威尔的小说《狼厅》。

这本小说,拿过布克奖。

实话说,作者的闪回式碎片写作,加上略晦涩的翻译得略难懂。

冲着戴米恩的亨利八世去的。

戴米恩在《国土安全》、《亿万》里,演的都是大男主,精明强干,十分有人格魅力。

但是,这部剧里,戴米恩完全就是个工具人,沦落为里朗斯的陪衬。

港真,戴米恩,真的,不适合演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

他是那种,哪天爆出来桃色新闻,你第一反应一定是:“啥?不可能!他对美色完全不感冒。”或者是“啥?还有能破他金身的人?我倒要看看,是哪个美女,这么牛。”

他身上有那种“终日只顾打熬气力,不以这女色为念”的豪雄调调。

所以,他演亨利八,特别没有说服力。

毕竟,亨利八世是个负心汉,他的宫闱秘闻养活的文人,不知凡几、若恒河沙数。

二、权斗高手亨利八世

这部剧,虽然以克伦威尔为主线,但我想写亨利八世。

一则,我最近在读另一本克伦威尔的传记,打算把对克伦威尔的看法放在那篇读书笔记里。

二则,亨利八世,这个人,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先说结论:此君,真雄主也!

我一向对宫闱秘闻没啥兴趣,对亨利八、克伦威尔的私生活也不咋关注。

虽然,亨利八世声望不佳,但从功业上看,他是英帝国的奠基人,无疑了。

亨利八世,跟唐高宗李治的路数有点像。

不是长子,不是王位第一继承人。

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靠谱。

但,就是这么不靠谱的人,总能干出罔顾世俗人伦的大事件。

李治,力排众议,娶了自己爸爸的后妃。

亨利八世,力排众议,休妻、杀妻、停妻再娶,这种事情,干了不知道多少回。

亨利八世,面临的问题与李治类似,就是父亲给自己留下一个王朝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勋贵集团。

王朝想要发展,就要削藩王、清勋贵。

王权与贵族群体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宫闱秘闻,那都是边边角角的花絮。

孰轻孰重,一望便知。

他要进一步巩固王权,就必须要起用克伦威尔这样的寒门士子,同时,拿婚姻问题大作文章,解除外患。第二任王后,安·博林及其家族,主要功能跟武则天及其家族的作用一模一样,就是用来抗衡贵族。

坏事让克伦威尔、安·博林家族做,自己坐享其成。

一旦这些工具人完成了历史使命,立刻换掉。

所以,在亨利八世一朝,他回收了教会的税源,对勋贵阶层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大清洗。

无非,就是确立了王权的集中地位,同时,让新生代、少壮派迅速崛起。

当然,大清洗必定带来人心动荡。

但亨利首开了先例,给英帝国的崛起奠定了钱脉、权脉的基础,打通了下层寒门上升通道。

这不是雄主,是什么?

 短评

画风精美,故事就是亨利求子换妻。。

4分钟前
  • prost
  • 还行

在都铎时代做一条狗都很难

6分钟前
  • 埃尔贝瑞苏
  • 力荐

制作真是很精良啊。可怜的安妮博林,在历史的舞台上,她被送上断头台。之后,再无数次在戏剧电影电视里被送上断头台。幸好之前看过乔美人的《都铎王朝》,当时还查了不少亨利八世和他几任妻子的生平事迹。不然单独楞看这剧的话真的搞不明白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

7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推荐

画面美,光影分分钟都像伦勃朗。叹一下惊人的细节,连给Anne行刑露面仅数分钟的刽子手都都处理得一丝不苟。

11分钟前
  • vin
  • 力荐

作为一部关于政局之凶险的史诗,迷你剧[狼厅]却看上去如此安静,这也许很符合史实:历史本身说不定即是如此毫无波澜地残忍着。我们则被一位在银幕上颇为消极的男主角带入了这场旅程,如果说前半段我们还能通过某些不甚聪明的闪回了解他的想法,后半段他就变的过于神秘。整出剧就这样忽然变得有些肥皂。

1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铁匠儿子儿子复仇记

18分钟前
  • 水水
  • 推荐

获过布克奖就是不一样,改编的剧比《白王后》可要对味儿多了。麦哥可萌( ^_^ )///对里朗斯产生了深深的好感,竟然是演亲密的那位大叔!

23分钟前
  • 昀在
  • 力荐

这个才真正叫历史剧。细节精准到具体饭菜都严格按都铎时代呈现,作为一名历史考据癖实在是对BBC充满敬意。整个剧集宛如茴香豆,味清而弥久。君王无常,安博林的现在就是克伦威尔的明天,最后那个拥抱着实意味深长。另,扮演安的姑娘我从《小杜丽》起就十分欣赏她,此处演技更加炉火纯青

27分钟前
  • 灵感贪吃蛇
  • 力荐

Mark Rylance棒棒棒,安妮博林的选角各种不合适,亨八由于大乔先入为主,觉得Damian Lewis的气场稍弱?但是每场和克伦威尔的戏眉来眼去简直_(:з」∠)_制作已经能算很好啦,只可惜剧集篇幅限制,有些地方走得太快了。

29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推荐

一口气看完,节奏明明就是太快不是迟缓。好在写出了每个人的多面性,与之俱来则会有很多观点暧昧不明的缺点。服装道具等对历史神还原。总体来说,我不是很认同把Cromwell定位成为红衣主教复仇而染手坏事的定位,一个出身寒微却有野心和雄才大略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更真实点。没必要装那么憋屈。

30分钟前
  • steflover
  • 力荐

第七十三届金球奖电视类最佳迷你剧

3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飞机上看完了第一季,超!好!看!最近少有的优秀历史剧,Cromwell的表演尤其好,很内敛含蓄,又很有层次。看上去就是一张扑克脸,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好有味道~~~好喜欢这样的男人啊~~~

37分钟前
  • FluorineSpark
  • 力荐

“你们可能都忘记了,但我还记得。”

39分钟前
  • 百五言
  • 推荐

菲茨杰拉德奶奶曾经说,她觉得传记应该写你崇敬的人,小说则要写你认为被深深误解的人。从电视剧判断原著应该是把上述合二为一了。很好看,就是太短了像纪录片,沿着历史一溜儿下去,看客等着瞧角儿们各就各位。克伦威尔最后与亨八拥抱的表情,你们瞅着像谁不?我看可不就是乔治史迈利吗。

43分钟前
  • 别的熊
  • 推荐

太好看了,还原了那段历史

48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剧情节奏的确让观众需要耐心,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里面有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有英版圣经的翻译丁道尔,此克伦威尔非彼克伦威尔,但没有他英国没有能够真正独立富强起来,亨利八世之后是短命的爱德华,血腥玛丽和伟大的童真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三者都是亨利的子女,但是因为出身不同走上了不同道路

51分钟前
  • mark
  • 还行

强力推荐,剧本到演员摄影极其nb,好作品的前提真是得好本子,book奖得主。Mark Rylance演技太厉害,戴米恩第一季就出来一下,国土太深入人心,我还觉得有影子在。byw麦哥不愧是大英政府,亨8时代就开始干了,太资深

53分钟前
  • tintin
  • 推荐

先去熟背欧洲近代史。

55分钟前
  • 🐶
  • 力荐

总算【放】完了六集。最大的感想是一定要读完原著小说。电影的大部分镜头可以直接镶上画框变成伦勃朗的油画。亨八很抢戏,克伦威尔很好地还原了小说中的感觉。等看了小说以及周边准备再看一遍。必须什么都不做地,全神贯注的去一帧帧还原每个镜头。英剧实在是五星重灾区。

57分钟前
  • 本来老六
  • 力荐

有都铎王朝在先还是拍得更好 BBC果然牛 还有音乐太棒了 ~ 可惜小乔霸气的颜早已经深入人心 这部的选角各种让人不适应

1小时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